第540章 御前演武(1 / 2)

第540章御前演武

元祐元年六月癸丑(27)。

汴京城外十余里的一处军营中,旌旗招展,里里外外,都被禁军围的水泄不通。

赵煦穿着褚黄色的常服,戴着一顶小小的折角幞头,在文熏娘的侍奉下,端坐在特意为他建起来的高台上。

韩绛、吕公著、李清臣坐在御座之下,面朝着校场。

三位宰执都是穿着紫色公服,戴着展脚幞头,手持朝笏。

除了这三位宰执,户部侍郎、提举开封府府界县镇公事兼提举浑运局苏颂,也被特旨得以在宰执们旁边有一个座位。

而沈括、蔡京、章衡等‘年轻’大臣,则只能坐在四位重臣身后。

所以,在校场上,燕辰率领的御龙直们,几乎是完全按照着日常训练,一丝不苟的完成着他们的工作。

“万岁!”

上了尊号,明年先帝忌日,再主动接受一个前去永裕陵祭祀的任务。

宗庙之制,亲尽则祧。

御龙直,是赵官家们最信得过的军队。

然后,他们就开始熟练的准备起来。

于是,他向前一步,单膝跪地,以甲胄武臣之礼拜道:“内殿承制、管勾广南西路伤病公事、广西茶马公事臣辰,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他还按图索骥,自己制造过几个玩玩。

“这就是官家口中,事关社稷的军国机密了吧?”

苏颂呢喃着。

常常能看的各国使者目瞪口呆,以为大宋天子身边有着一支超人军队。

砰!

爆炸在陶罐们落地前的一刹那发生。

甚至,若不是亲眼见到是御龙直投掷出的陶罐所为,他还以为自己所见到的——乃是雷部的天兵天将或者龙虎山的天师道人施展的五雷法。

至少,在燧发枪时代之前。

当然,例外是有的。

谁还能去质疑人家父子之间私下交托、教育的事情?

或许就可以得到其中的要诀,参悟其中的道理了。

等到硝烟散去,校场上,原本放置着假人,已经被炸的七零八落。

在大宋,御龙诸直平日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表演——不止是御前演武,也承担着向来朝的北虏、西贼、交趾、高丽、日本、占城、真腊等国使者演武,以此展示肌肉!

无论是太师文彦博还是江宁的司空王安石,都是信佛的。

如今看来,这格物致知,或许真的藏着大道理,只是自己还未参悟。

他是知道,那些陶罐投掷后的威力的。

当今天子,肯定会从善如流。

在不到零点一秒的时间内,陶罐内的硝酸钾与硫磺联合释放出了数千倍等体积的气体。

把张载、周敦颐、胡媛、程颢等大儒的思想,这里裁一点,那里抄一点,然后自己缝合一下,加入到格物致知的解释中就算完事了。

很稚嫩,逻辑上也有些问题。

引信在陶罐中燃烧高速的掷向目标。

回头得再买一本,认真的仔细研读一番!

有空的话,再找沈存中探讨一番。

高台上,赵煦已经站起身来。

尤其是在赏赐方面!

校场中的御龙直们,当即欢呼起来。

不夸张的说——真乃借天之威!

早已经得到命令的皇城司的亲事官们,将十几个木制假人,放到了校场上,距离御龙直们大约二十多步的地方。

如此一来,王安石的地位,也就没有人敢动了——没有人能绕过王安石,单独评价先帝。

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听着台下的御龙直们洪亮整齐的声音,赵煦微笑着颔首。

至少大臣是不敢动的了——万世不祧之主,自当有万世不移之功。

其他大臣,在这个时候,也都集体看向了赵煦,向他寻求答案。

直到,他们上了战场——虎皮终于被戳破。

“准备!”在燕辰的命令声中,第一排的士兵们熟练的引信点燃。

校场四面,被皇城司的亲事官、亲从官们围的水泄不通。

“火器?!”

他自知道火器——曾宣靖公(曾公亮)昔年主持编修的《武经总要》之中就记载了多种火器武器。

在陶罐们爆炸的现场,甚至留下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

“诺!”在燕辰的率领下,御龙直的将士们集体再拜。

这是不因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现实。

这内臣上前,站在高台的边缘,对着校场内的御龙直们大声说道:“陛下言:朕躬安。”

剧烈的化学反应,立刻开始。

事实证明,训练再好,装备再精良的军队,若没有战斗勇气,那么这支军队也就约等于废物。

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战场上的辅助武器。

但谁会嫌弃自己的赏钱太多呢?

汴京城,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于是便将去年入京后,受命研制一种威力大的火器的过程,简单的与在场宰执、大臣们介绍了一番。

便只听那高台上的内臣,再次转达官家旨意:“官家有旨:诸将士且在此演武,朕将亲览焉!”

他吕公著凭借这个功劳,就可以简在帝心了。

加上当今天子对先帝的推崇和孺慕。

然而——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硝烟弥漫开来,整个校场内外,都是鸦雀无声。

所以……

一直在他身边侍奉着的冯景立刻将他的话,转达给了那位专门选出来,用于给皇帝传声的内臣。

众人听完沈括的介绍,一个个纷纷面朝永裕陵方向,叩首再拜:“伏唯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神灵庇佑,国朝中兴可期也!”

三十个陶罐的爆炸声,远远超过了春雷的轰鸣之声。

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一阵火光在眼前闪耀,然后耳朵就被震耳欲聋,如同雷霆一样的爆炸声震得嗡嗡作响。

苏颂、蔡京、章衡则互相看了看彼此。

列队、排序、装药……

“朕躬安!”赵煦轻声说道。

再渲染先帝的种种功劳、功绩,如此他这个宰相带头请求将先帝宗庙列入万世不祧的尊贵行列。

随着一声鼓响,吉时已到!

看到赵煦起身,群臣没有人敢坐,也都纷纷起身看向校场。

天子亲临军营,犒赏大军——哪怕只是一支一百多人的御龙直。

沈括的新书《格物论》,在今年已经刊行了。

整个皇城司的兵额也就三千,今天在这里至少出现了一千!

校场已经被清理过一次了。

“这是?”

“与其将这功劳让与奸臣……”

因为,今天的场面,非常严肃。

苏颂也买回来看过,老实说看完以后,苏颂有些不喜欢。

赵煦微微昂头,迎着群臣的目光,骄傲的说道:“此乃皇考所遗朕之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