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晤·心迹(2 / 2)

重生之凤唳朝阳 诚澈 6609 字 2个月前

但奇怪的,不仅仅是那些话,还有她说话时的神态,以及自己内心那不同寻常的、被触动的感觉。</p>

</p>

………………</p>

</p>

回永和宫的路上,颂芝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娘娘,您方才对莞贵人说的那些话……若是被她传了出去……”</p>

</p>

年世兰脚步未停,语气淡漠:“她不会。”</p>

</p>

“为何?”</p>

</p>

“因为她足够聪明。”年世兰嘴角噙着一丝冷笑,“传出去对她有什么好处?告诉别人华妃深夜拦路,言语挑衅?无凭无据,只会让人觉得她搬弄是非。更何况……本宫说的话,虽直接,却并无实际把柄,反而更像是一个失意妃嫔的酒后牢骚。”</p>

</p>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而且,本宫觉得,她能听懂。”</p>

</p>

听懂她的试探,听懂她的警告,或许……也能听懂她隐藏在尖锐话语下的、那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或许是欣赏,或许是同类相认的微妙信号。</p>

</p>

颂芝似懂非懂,只觉得娘娘的心思越发难以揣测了。</p>

</p>

年世兰却不再言语。她抬头望着永和宫的宫门就在前方,心里却还在回味着方才与甄嬛的对峙。</p>

</p>

那个女人,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冷静、聪明、坚韧,却又带着一种初入宫闱的青涩和谨慎。每一次试探,都能激起她不同的反应,每一次靠近,都能发现她新的闪光点。</p>

</p>

这种挖掘和发现的过程,让年世兰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和……充实。仿佛重生后空荡荡的心口,被注入了一种新鲜的、活跃的力量。</p>

</p>

她开始期待,期待这块璞玉被逐渐打磨发光的样子。而那个打磨的人……为什么不能是她自己呢?</p>

</p>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p>

</p>

或许,她不需要一个敌人般的甄嬛。 或许,她可以……亲手塑造一个,能理解她、甚至能……与她并肩的甄嬛?</p>

</p>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血液隐隐发热。</p>

</p>

………………</p>

</p>

碎玉轩内,甄嬛洗漱完毕,却毫无睡意。她屏退了左右,只留了一盏孤灯,独自坐在窗边。</p>

</p>

今夜与华妃的相遇,那些话语,反复在她脑海中回荡。</p>

</p>

华妃的转变绝非偶然。她不再是那个只知争宠泄愤的女人,她的目光看得更远,心思藏得更深。她似乎……在寻找什么,或者在谋划什么。</p>

</p>

而她对自己的关注,也绝非简单的敌意。那里面有一种复杂的评估、试探,甚至还有今晚流露出的那一丝近乎“点拨”的意味。</p>

</p>

她为什么要对自己说那些话?提醒自己不要藏拙?她希望自己“亮出光芒”?</p>

</p>

这完全不符合常理。一个失势的妃嫔,不是应该打压可能的新宠吗?</p>

</p>

除非……她所图谋的,与皇帝的恩宠无关?或者说,不仅仅是恩宠?</p>

</p>

甄嬛被自己的推论惊了一下。</p>

</p>

华妃想要什么?权力?太后之位?</p>

</p>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的格局和野心,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要大得多。</p>

</p>

而自己,在她这盘大棋里,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是一颗需要提前清除的棋子?还是一颗……她想要纳入麾下、为其所用的棋子?</p>

</p>

想到后者,甄嬛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p>

</p>

与华妃为伍?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那是曾经害死沈眉庄、间接导致淳儿身亡、双手沾满鲜血的华妃啊!</p>

</p>

可是……重生后的华妃,还是从前那个她吗?</p>

</p>

甄嬛发现,自己竟然无法毫不犹豫地将两者划上等号。今晚那个在月下流露出片刻真实与苍凉的女人,与记忆中嚣张跋扈的华妃形象,产生了割裂。</p>

</p>

这种割裂感,让她困惑,也让她……不由自主地去想,去探究。</p>

</p>

她发现,自己对于华妃年世兰这个人的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于一个潜在威胁的警惕范围。</p>

</p>

这是一种更复杂、更私人、也更危险的情感。</p>

</p>

………………</p>

</p>

接下来的几日,后宫看似风平浪静。</p>

</p>

华妃依旧在永和宫静养,偶尔会去御花园散步,但再未“偶遇”过甄嬛。</p>

</p>

甄嬛也依旧深居简出,只是暗中让崔槿汐和小允子打探消息的范围,悄无声息地扩大了一些,尤其关注永和宫和延庆殿的动静。</p>

</p>

那夜的对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两人心中都漾开了层层涟漪,只是表面之上,一切如常。</p>

</p>

这日,颂芝向年世兰回禀调查进展。</p>

</p>

“娘娘,延庆殿那边,端妃似乎真的信了咱们放出去的消息,近几日念佛的时间都少了些,偶尔还会问起御花园的花开了没,像是心情松快了些。”</p>

</p>

年世兰正在临摹字帖,闻言头也未抬:“很好。让她再轻松几日。太医院那边呢?”</p>

</p>

“那个副判太医……口风很紧,查不出什么。倒是那个小药童的老家,确实蹊跷。他那个突然发财的远房表哥,似乎和敦亲王府的一个庄子管事有过来往,而敦亲王福晋……听说未出阁时,与皇后娘娘的母家侄女交好。”颂芝的声音压得极低。</p>

</p>

敦亲王?皇后的母家?</p>

</p>

年世兰笔下微微一顿,一滴墨汁晕染开来。线索虽然依旧模糊,但指向却越来越清晰了。皇后果真插手其中,甚至可能利用了敦亲王那边的势力来迂回行事。</p>

</p>

好,很好。</p>

</p>

她放下笔,看着那团墨迹,眼神冰冷:“这条线,到此为止,不要再查了。”</p>

</p>

颂芝不解:“娘娘?”</p>

</p>

“再查下去,就要碰到不该碰的人了。”年世兰冷静地道,“知道是谁就够了。这笔账,本宫记下了。现在,还不是算账的时候。”</p>

</p>

她需要等待,等待一个能将这些牛鬼蛇神一网打尽的时机。</p>

</p>

“那……咱们接下来?”</p>

</p>

年世兰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开得正盛的石榴花,红得像火。</p>

</p>

“接下来……”她缓缓道,“该让咱们的‘病’,好起来了。”</p>

</p>

总是静养,如何能搅动风云呢?也是时候,慢慢回到众人的视线之中了。</p>

</p>

而第一个该知道的,自然是那位“聪慧”的莞贵人。</p>

</p>

年世兰的唇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却又带着几分真实笑意的弧度。</p>

</p>

甄嬛,本宫这“病”好了,你的“病”……是不是也该好了?</p>

</p>

这场游戏,一个人玩,终究是寂寞了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