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入夏,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灼灼烈日下显得有些晃眼。永和宫偏殿却因放置了冰鉴,依旧保持着几分宜人的沁凉。</p>
</p>
年世兰斜倚在窗边的贵妃榻上,一身月白色软银轻罗百合裙,未施粉黛,长发仅用一支碧玉簪松松挽就,比起从前的明艳逼人,多了几分病后的清减和疏离感。她手里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前朝杂记,目光却并未真正落在书页上。</p>
</p>
颂芝轻手轻脚地进来,换上一杯新沏的六安瓜片,低声道:“娘娘,御花园那边传来消息,说莞贵人今日辰时去了澄瑞亭附近赏荷,身边只带了流朱和浣碧两个丫鬟。”</p>
</p>
年世兰翻书的手指微微一顿。</p>
</p>
避宠?赏荷?甄嬛倒是好兴致。是真耐得住寂寞,还是以静制动?</p>
</p>
她放下书卷,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皇上今日翻了谁的牌子?”</p>
</p>
“回娘娘,是欣常在。”</p>
</p>
年世兰眼底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讥诮。欣常在,性子爽利,容貌娇俏,正是皇帝近来比较新鲜的类型。皇后倒是会挑人,既显得大度,又能分薄其他可能崛起的威胁。</p>
</p>
“备撵。”年世兰忽然道。</p>
</p>
颂芝一愣:“娘娘,您要出去?太医说您还需静养,这日头正毒……”</p>
</p>
“本宫闷得慌,去御花园透透气。”年世兰语气不容置疑,“不必声张,轻简些。”</p>
</p>
她想去“偶遇”那位赏荷的莞贵人。她想亲眼看看,脱离了公众场合的正式拜见,那个女人在私底下,会是何种情态。这种冲动来得突然而强烈,仿佛暗夜里滋生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上她的心。</p>
</p>
………………</p>
</p>
澄瑞亭畔,碧波荡漾,初绽的荷花亭亭玉立,风过处,带来丝丝清凉的香气。</p>
</p>
甄嬛确实在此。她穿着一身极清淡的藕荷色纱衣,坐在亭边的美人靠上,手里执着一卷书,目光却望着池中的游鱼,显得有些心不在焉。</p>
</p>
入宫这些时日,称病避宠虽少了是非,却也如同困于金丝笼中,对外界的风云变幻只能依靠零碎的消息和自身的推测。华妃的转变、敬妃的上位、后宫看似平静下的暗流……一切都让她感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p>
</p>
尤其是华妃。</p>
</p>
那双冰冷又灼热、充满审视和探究的凤眸,时常在她脑海中浮现。她看不透那个女人究竟想做什么。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让她心生警惕,又莫名地……被吸引。那是一种对于强大、复杂、未知对手的本能关注。</p>
</p>
“小主,日头大了,仔细晒着,不如回宫吧?”流朱在一旁打着扇子劝道。</p>
</p>
甄嬛回过神,轻轻摇头:“这里凉快,再坐一会儿。”她需要一点开阔的空间来理清思绪。</p>
</p>
正说着,忽听亭外传来细微的环佩声响和脚步声,一个略显骄矜又带着几分虚弱的声音响起:“本宫当是谁在此处独占这清凉好地,原来是莞贵人。”</p>
</p>
甄嬛心中猛地一跳,倏然回头。</p>
</p>
只见几个太监宫女簇拥着一架轻便步辇停下,华妃正由颂芝小心翼翼地扶着,款步走入亭中。她今日装扮素雅,脸色依旧苍白,却丝毫未损其天生丽质,反而有种脆弱又锋利的美感,像一尊冰雕的玉观音,眼神扫过来时,带着凉浸浸的意味。</p>
</p>
甄嬛忙起身,与流朱浣碧一同行礼:“臣妾参见华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p>
</p>
年世兰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掠过那身清淡的衣裙和略显惊讶却很快恢复平静的脸庞,心中那股探究欲更盛。她抬手虚扶了一下:“起来吧。本宫病中无聊,出来走走,倒扰了莞贵人的清静。”</p>
</p>
“娘娘言重了,此处风景甚好,臣妾岂敢独占。”甄嬛起身,垂眸立在一旁,姿态恭谨得体。</p>
</p>
年世兰走到亭边,看着满池荷花,似是随口道:“荷花开得倒好,瞧着让人心里也清净些。莞贵人好雅兴,在此读书赏花,比在宫里闷着强。”</p>
</p>
甄嬛心中警铃微作,这话听着像是闲聊,细品却似乎意有所指。她谨慎答道:“臣妾愚钝,不过偷得浮生半日闲罢了。比不得娘娘协理六宫时辛苦,如今正好安心静养。”</p>
</p>
“协理六宫?”年世兰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嘲弄,也不知是嘲弄自己还是别人,“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是敬妃辛苦。本宫如今啊,倒是羡慕莞贵人这般清闲自在。”</p>
</p>
她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甄嬛脸上,带着一种看似随意实则锐利的打量:“说起来,莞贵人入宫也有些时日了,听闻身子一直不大爽利?可要好生保养才是。这宫里,没了圣恩庇佑,若再没个好身子,日子可就难熬了。”</p>
</p>
这话几乎已经带上了一点刺。流朱和浣碧脸上都露出些许不忿,却不敢言语。</p>
</p>
甄嬛心中微沉,面上却依旧平静无波,甚至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略带羞赧和无奈的笑容:“谢娘娘关怀。臣妾福薄,身子不争气,只能静养。倒是娘娘凤体违和,还心系臣妾,实在令臣妾惶恐。”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华妃自己身上,避开了关于恩宠的敏感点。</p>
</p>
年世兰看着她这副油盐不进、滴水不漏的模样,心底那点恶劣的趣味反而被勾了起来。她忽然很想撕破这层平静的伪装,看看底下藏着怎样的波澜。</p>
</p>
她向前逼近半步,距离拉近,几乎能闻到甄嬛身上淡淡的、清雅的茉莉香气。她微微倾身,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道:“福薄?本宫看未必。莞贵人这通身的气派,这沉静的心思,可比那些只会咋咋呼呼的强多了。避宠……有时候,以退为进,才是真正的高明。你说是不是?”</p>
</p>
她的气息拂过甄嬛的耳畔,带着药香和一丝冰冷的压迫感。</p>
</p>
甄嬛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华妃这话,几乎是直接点破了她韬光养晦的意图!她是真的看出了什么?还是仅仅在试探?</p>
</p>
电光火石间,甄嬛抬起眼,目光清亮坦然地迎上年世兰探究的视线,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韧性:“娘娘谬赞了,臣妾愧不敢当。臣妾愚笨,只知谨守本分,安心养病,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至于以退为进……娘娘历经风雨,智慧超群,您的见解,臣妾唯有聆听学习的份,实在不敢妄加评论。”</p>
</p>
四目再次相对。</p>
</p>
亭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个带着咄咄逼人的探究,一个守着固若金汤的防守。</p>
</p>
颂芝、流朱等宫人都屏住了呼吸,感觉两位主子之间有无形的刀光剑影在交锋。</p>
</p>
年世兰看着甄嬛那双清澈却深不见底的眸子,里面清晰地映出自己的身影,却丝毫窥探不到她真实的情绪。好一个甄嬛!好一个“不敢妄加评论”!既否认了意图,又把球轻飘飘地踢了回来,还顺带捧了她一句,让人抓不到任何错处。</p>
</p>
这种棋逢对手的感觉,让年世兰心底那股莫名的兴奋感再次升腾。她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一丝真实的愉悦:“好,好一个谨守本分。莞贵人果然……很有意思。”</p>
</p>
她直起身子,拉开了距离,仿佛刚才那番近乎耳语的试探从未发生过。她又恢复了那副慵懒病弱的姿态:“本宫有些累了,先回去了。莞贵人继续赏你的荷吧。”</p>
</p>
“恭送娘娘。”甄嬛敛衽行礼,垂下的眼睫掩盖了眸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p>
</p>
年世兰扶着颂芝的手,缓步走出澄瑞亭,坐上步辇。在离开前,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亭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