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同行(2 / 2)

林彩霞忍不住追问:"那教育呢?您刚才在飞机上说教育是根基......"

"县里可以先办技术培训班。"刘光天说,"针对马上要发展的产业,培训种植能手、电工、缝纫工。教育不一定要坐在教室里,最重要的是教会年轻人谋生的技能。"

招商办主任忍不住插话:"同志,您这些建议比省里专家讲的还实在!"

刘光天望向窗外起伏的群山。

他此刻的建言,正是为了引导它走向一条更可持续的道路。

以他重生者的宏观视角,一眼就能看穿这类山区县城在发展阶段最常见的误区——往往为了快速追求产值,而引入一些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项目,最终代价惨重。

车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余发动机的轰鸣与窗外的风声。

几位招商办的干部都在暗自咀嚼这番话的分量。

林彩霞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

她转过身,双手扶着椅背,目光诚挚地看向刘光天:

“刘先生,您这一席话,真是让我们茅塞顿开。

您看这样行不行?既然您也是来清源,不如就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

我代表清源县政府,正式邀请您到我们那里做客,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她语气越发恳切:“不瞒您说,我们太需要您这样有远见、懂实操的专家指导了。哪怕只是抽出一两天时间,给我们干部队伍做个简单的座谈交流,都将是莫大的帮助。”

几位同事也纷纷附和:

“是啊刘先生,给我们指点指点吧!”

“您说的这些太在点子上了!”

面包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一车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光天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刘光天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林副县长和各位的盛情,我心领了。有机会的话,一定与大家深入交流。"

他话锋微转,声音里染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实不相瞒,我此次返乡,主要是为了寻亲。"

"寻亲?"林彩霞略显诧异。

"是。"刘光天望向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我祖上就是清源人,早年战乱时分开。

如今家里长辈年事已高,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故乡的亲人。

我这次来,就是替他们完成这个夙愿。"

他这番半真半假的说辞,既解释了此行的目的,又为他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合理的掩护。

林彩霞立即想起机上那句意味深长的"是回家",顿时了然:"原来您说的回家,是这个意思。刘先生需要找哪里的亲人?我们在本地还算熟悉,说不定能帮上忙。"

"不敢劳烦各位,有些线索还需要我自己去核实。"刘光天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面包车转过一个弯,清源县城的轮廓已隐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