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脸和她之前的脸大体相似,瓜子脸双眼皮小翘鼻樱桃嘴,标准的美人相。但细看会发现,现在的眉毛是柳叶眉,没有以前眉峰高挑的凌厉,眼睛也变成了略圆的杏眼,微微上翘的眼尾又平添一丝媚气,加之没有近视,仿佛含着两汪春水。
眉眼的组合使整张脸看起来楚楚可怜,尽显幼态,让人不禁心生怜爱,但身子却发育良好,前凸后翘,让人血脉喷张。
徐宁美滋滋地想,这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纯欲风吗!
以前拍视频要露脸,徐宁没有团队,为了节省做造型的钱,硬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半个美妆博主,不是她吹,每次她做饭,问同款化妆品的人要比问“适量到底是多少”的人还多,让她一度想转行。
现在顶着这么一张脸,徐宁脑子里早已想好接下来的妆容和穿搭了。
因此,徐宁非但不排斥离家进京,反而还挺期待。毕竟她的行事风格和原主大相径庭,要是一直和徐家人待在一起,暴露是迟早的事。倒不如去那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就当是重新开始。
这还要感谢徐家人的低调和对女儿的保护,让她没有什么“江南第一美人”、“名动江南的才女”此类尴尬的头衔。这种神秘感让她进京后可以自由发挥,不用按着原主的标准装模作样。
虽然和徐家人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从日常生活和原主的记忆都可以感受到徐家人对这个女儿的爱护,徐宁在感到亲切的同时,也对自己占着这具身体的行为感到强烈的别扭和不安,毕竟她是个冒牌货,不可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的疼爱。
既然决定要走,就要做好攻略。
据徐劲飞说,江南到京城,距离遥远,路途颠簸,船只和马车交替乘坐,中途还要经过荒芜之地,至少得一个月才能到达。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徐宁还未出发,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她现在无比怀念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徐宁虽然不是什么宅女,但也架不住这么折腾,更何况她还有洁癖。
皇命难违,再不情愿,她也得硬着头皮上。
拯救不了遭罪的身子,那就只好安慰一下受伤的心了,美食博主的职业病让她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允许亏待自己的胃。
做什么吃食好呢?
要易于保存,又要便于携带,还要不能太难,免得引起别人的怀疑。
徐宁思来想去,决定做点米粉——不是作为主食的米粉,是那种用来蒸肉的米粉。
排骨、牛肉或其他一些肉类调味后裹上米粉,铺在土豆、红薯、芋头一类含淀粉高的食物上一同蒸熟,既美味,又饱腹,一次性满足对肉和碳水的渴望。
说干就干,徐宁立马派人去找她需要的东西。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徐宁深刻地意识到这个朝代的食文化有多匮乏,许多食材仅仅被当作药物使用,更别提那些明明很好吃,却连入药的资格都没有的植物了。
听闻徐宁要了几味药材,徐母忧心忡忡地赶来询问,在得知徐宁是要做菜而不是寻短见后,徐母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也没多问,只当她是长大了,知道外头比不得家里,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了。
但毕竟是个大小姐,在徐母的印象里徐宁根本没下过厨,又不敢扰了她的兴致,只能吩咐厨子和丫鬟多看着点,别出什么岔子。
徐母走后,徐宁开始捣鼓起蒸肉米粉。她让厨子先将大米和大料、八角、白蔻、桂皮下入锅中一同炒,本来还应该放点花椒,但她实在是没找着。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她几乎可以确定麻、辣一类的重口味未曾普及,至少在江南地区没有。
这大米的质量倒是出乎意料的好,晶莹透亮,饱满可爱,不愧是徐府。徐宁一边感叹一边监督厨子不断翻炒,防止大米糊锅。
炒了莫约七八分钟,大米泛黄,徐宁赶紧让厨子铲起来,然后命人拿去磨成粉。
家丁正准备把香料挑出来,徐宁出声制止:“不用挑,就和大米一起磨。”家丁虽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徐宁又提醒道:“不要磨得太细,要和粗沙一般。”所有人听罢,更摸不着头脑了,但又不敢忤逆大小姐。
他们哪里知道,徐宁要的就是那种颗粒感,要是磨成粉末状,岂不成了米糊?
一会儿功夫,蒸肉粉就磨好了。
徐宁看众人实在好奇,大手一挥,决定今晚就先做一道粉蒸牛肉尝尝味道,也当是在走之前替原主尽一份孝,感谢徐父徐母这些天来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