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文彦博:妥了!(1 / 2)

第572章文彦博:妥了!

太皇太后,当场便下旨意。命赐今日来朝的命妇,太母车各一。

而这正是赵煦想要的东西。

一场宫宴,就可以让纺车通过这些来自各地的命妇普及到全国。

当然了,赵煦也知道,指望着这些命妇去推广、使用纺车,是无稽之谈。

她们拿到了纺车后,绝大部分人,怕是根本不会去用。

只会将之供起来,放到祠堂,当成自己的荣耀。

“阿弥陀佛!”开宝寺中,一席紫袍的金总持,望着大内天空上的烟花,忍不住稽首而叹。

文彦博的几个儿子,出来迎接:“儿子们恭迎母亲大人回府。”

小颦是这样,小莲也是这样,小云还是这样。

这样想着,赵煦就低下头,继续吃自己的白鱼。

未来再就业,也能有个好去处——不少富商和达官贵人,都愿意接盘一个漂亮、知性且经过晏几道开蒙的才女为妾。

王氏于是将在宫里面发生的事情,与文彦博简单的说了一遍。

就算这样,吏部也没有放弃他,甚至给他在店宅务安排了一个差遣。

于是,等到冯景再来禀报,所有烟花,都已经摆放到了指点位置后。

自火药出现,并被运用到军事上后,烟花的雏形其实也已经出现了。

如今看来,这個传说,多半是障眼法了。

然而,疏眉只是第一个,被他伤害的红颜。

在他身旁的名妓,是当代的徐婆昔。

此时,宴席也吃的差不多了。

无所谓!

就是……

只要不犯错,认真磨勘,加上官家的看重、宰相之子的身份,一两年改京官轻轻松松。

“善!”苏颂抚须大赞,对此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若是,他当初去了洛阳上任,甚至去了店宅务中上任。

而且,很可能无论吕家有没有人在朝,他们一直在送。

“是啊……”

想到这里,晏几道的指甲,就掐进了自己的肉里。

也就难怪吕家,可以在大宋混的如鱼得水了。

“尔等为何擅自在皇太妃面前进言?”金总持问着。

从此,他就只能写词回忆了——斜阳外、远水溶溶。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中。

夜深了。

晏几道能戒酒、戒色?

那你还不如相信,汴京的大和尚们,会遵守清规戒律,青灯古佛。

这就是阳谋。

所有菜肴里,赵煦最爱的就是酒糟淮白鱼。

苏颂和沈括,连忙停止了谈话。

当一切准备就绪,赵煦就对燕援道:“燕邸候,开始吧。”

汴京的贵人、富商,谁不想与宰相之子,柳三变第二的晏几道同享一个女人?

这身价,自然是立刻蹭蹭蹭的涨。

“酒色误事!酒色误事!”

再次没有上任!

去年,他入京的时候,官家给了他恩典的。

“嗯。”赵煦颔首点头。

他们都知道,自家的夫人是很讨厌他们在工作之外讨论工作的。

在加入了各种金属粉末后的火药,绽放时产生了漂亮的焰色反应。

结果,沈君龙在去年十二月得病去世,陈廉叔紧随而去。

然而,当时的他,因为破防后,郁郁寡欢,整天都在沈君龙、陈廉叔家,日日醉生梦死,只顾与小颦、小莲、小云嬉戏。

御史台的乌鸦们,都紧紧的闭上了嘴巴。

文氏也拜道:“女儿给大人问安了。”说着就磕了一个头。

他的心态,也和他当年写的那第一首被传唱的《临江仙》一般——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甚至直接飞升,也未可知。

因为他所辜负的这些红颜,本不该有这样的命运。

“存中,这就是烟花?”

“我从今日起,将戒酒戒色!”

那如同星落般的烟火,让他沉迷。

“我怎么戒得了酒色?”

而每每,到了关键时刻,他又总是做错了选择。

“娘子,为何钟情于我呢?”

于是,弃了吏部安排的差遣。

向太后微笑着点点头:“六哥怎忽然问此事?”

于是,这场纺织革命,会比想象中来的更快。

“不然,恐祸事矣!”

甚至连她最后的希望,也被他亲手撕碎——熙宁七年,他写诗给郑侠,直接撞上大雷。

看看人家,多懂事!

徐婆昔看着晏几道忽然忧郁、黯然的模样,看着他狂饮烈酒的动作,顿时忍不住有些心疼,伸手拦住了晏几道继续暴饮暴食的动作:“晏郎怎了?”

文彦博听完,一张老脸,顿时就笑开了花。

在宫里面传出了,命他女儿文氏也入宫的消息后。

因为,赵煦通过向太后的回答,已经知晓从仁庙时代至今,吕家就一直承担着向宫中供应淮白鱼的任务。

到时候板子打下来,别说是他了,整个开宝寺都得被清洗一遍。

这世间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唾手可得,不必珍惜的。

然后,在凤翔閤的对面,那内池沼之旁的空地上。

但依然被无情下狱!

然后,就在可能是今夜这样的夏夜,遣其妻入宫,将刚刚从老家寿州打捞上岸,用酒糟腌制好的淮白鱼送进了宫中。

身为出家人,妄议朝政!诽谤国策!

愿成可是有御赐的紫衣的啊。

“唉!”金总持叹道:“开宝寺,是容不下尔等了。”

那‘谢家青草唱得清商好’的疏眉,流着眼泪,伤心欲绝的神情在眼前晃动着。

许他去吏部待阙,听说还要给他一个肥差,就莲差遣都派人明白告诉他了——权发遣洛阳节度推官。

这次吏部破防了!

当时主管吏部选官的右选员外郎高遵惠,直接将他的名字,从吏部的待阙官员名单删掉。

又或者在深夜买醉时,想起小颦音容,于是:记得小颦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两辆马车,缓缓的从夜色中,为数十名扈从,护卫着回到文府门口。

太皇太后便起身道:“也好,就依官家的。”

于是,小颦、小莲、小云,被沈、陈两家的新主人,直接将这几个红颜,送与了京中贵人。

这样想着,晏几道的心,更加痛苦,好似刀割,他只能是拿起酒坛子,咕咚咕咚的往自己的喉咙里灌。

然后枕着软玉温香,望着那皇城内的徇烂烟花绽放之景。

但他却拉不下脸,同时也担心,三女跟着自己吃苦,不肯接受。

吃着淮白鱼,赵煦却是想了一个事情,回头小声的对向太后问道:“母后,宫中白鱼,一直是吕相公家里在供应吧?”

“没什么!”赵煦说道:“就是忽然想了起来。”

他当年若不跟着郑侠一起鼓噪,就不会下狱,不下狱,疏眉就不会被人带走。

为什么?

因为在文彦博的视角里,当今官家,这夸的哪里是文氏?

晚上的宫宴菜肴,就明显比白天的要丰盛、好吃。

晏几道被徐婆昔这么一打击,顿时垂头丧气。

同时下诏,许命妇们随驾同观。

更不怕自己不被人看上!

他心思摇曳着,目光摇动,轻声念着他少年时所写的词:“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砰!

内池沼的天空上,出现了地球上第一朵人造的烟花。

他当即问着自己的妻子:“宫中如何?”

就是对上元节的烟花燃放的描述。

这是朝野的共识!

金总持知道的,一场风暴已经在积蓄。

就可以逆向知晓怎么打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