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送往京城,落款是个很小的符号,像半只帆船。
晚上顾云河住进驿站,刚洗完脸,正准备写点回京的简报,就听外头敲门。
“顾大人,有位姑娘说是旧识,要递一封私信。”
“旧识?”
顾云河眉头一挑,“叫什么?”
“她没说名,只说——和您在东平郡见过一次。”
顾云河想了想,摆手:“让她进。”
门打开,一个身段轻盈、穿素白衣衫的女子走进来。
顾云河看她一眼,有点眼熟,但想不起来。
“姑娘怎么称呼?”
女子没回答,只把手里的信放在案前。
“顾大人若看完这信,觉得不方便,我这就走。”
“但如果看得明白——那您得知道,这世道已经不是原来的了。”
顾云河笑了:“那我倒要看看这信有多大的道理。”
他拆开信,一眼扫过,脸色忽然一顿。
那封信,不是给他的。
是写给陈元的。
但署名——
沈青柠。
他还没说话,那女子忽然一笑。
“顾大人,您若真信讲政能一统天下,倒不如现在就把这封信送给您那位帝师哥哥。”
“可要是您觉得——讲政只是棋,那我们也能谈谈您该下哪步。”
话音落地,外头传来敲门声。
“顾大人,外面来人查驿站,说有人持假信进屋,要查房。”
顾云河看了看桌上的信,再看眼前的女子。
他笑了。
“江州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京城,帝师署。
陈元站在地图前,半张江南讲政分布图被圈得密密麻麻。
徐长风将一封折子递上:“柳依依那边传来口信,‘讲政七讲’第五场过了,但她自己判断,兰馨这次不会就此罢手。”
“她已经把徒弟程敏带上备考轨道了,最快三天后试讲。”
陈元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江州那块圆圈里。
“她要是真能带一个讲不出话的小讲生进备案,那讲政这一块牌匾,她算是真立下了一角。”
徐长风点头:“所以您要不要把这块制度提上来?”
陈元反问他一句:“你觉得该不该提?”
“讲人现在太多了,水平高低不一,江南那边一百四十多个讲人,有五成以上实绩薄弱。”
“太后已经借这个问题在朝堂上提了三次,说讲政‘不审不选不分’,成了人情讲台。”
陈元语气淡淡:“既然她逼我,我就顺势立新规。”
他一抬手,徐长风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封皮上四个字:
【讲政分级草案】
草案核心很简单。
讲人分为“甲、乙、丙”三级,备案成功者入丙级,通过年审、政绩考评后晋升乙级,能主持中型讲坛,带徒资格需乙级以上方可获得。
甲级讲人一年评选一次,全国不超过十人,可参与制度起草,享“讲政署副议席”资格。
徐长风解释:“这套制度最大的好处是拉开了层次。”
“兰馨如果真带出徒弟,通过试讲,最多也就是入丙,离副社还远。”
“而柳依依是乙级待提甲,刚好能卡在上面。”
陈元把草案文件翻到末页,批下四字:
“照此施行。”
又附一句:
“江州先试,三月一议,全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