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务实之人(1 / 2)

寒门国舅 天子 4683 字 7天前

王越这边跨上战马,准备越过中军所在营地往前面去看看情况时,之前几天一直都在辅佐朱晖作为全军先导的王守仁,突然策马出现在他面前。

“咦,伯安你怎么在这里?”

王越见到王守仁,颇有些意外。

虽然朱永调拨了一路人马让王守仁指挥,甚至让王守仁配合其子朱晖在大军前面开路,但王守仁承担的主要任务,其实跟夜不收差不多,位置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相当于在前刺探情报的斥候。

王守仁翻身下马,抱拳行礼后,一脸恭敬地道:“王公是否准备领军与鞑靼人正面交战?”

王越颔首道:“如今天气尚可,未有极端天气出现,而鞑子兵马近在眼前,可说是天赐良机。

“伯安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分你一路人马,可留在后边,坐等收拾残局即可。”

这时候的王越,仍旧不忘给王守仁这个关系户赚取军功的机会。

不让王守仁在前打头阵,而是让王守仁负责殿后,等着收割胜利果实即可。

这也是王越青睐王守仁的具体表现,顺带给了王华一个天大的人情。

王守仁急忙道:“前面的鞑子,恐怕不会恋战,他们已暗中将本部族老弱妇孺从阴山夹道往北转移,如今正在此处正北偏东的位置,大约五十里开外的样子。”

“什么!?”

王越闻言皱眉。

之前夜不收回报,明军的侦查网已经散到中军六七十里外的地方,鞑靼人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但并没有像王守仁这般详细的情报。

而平时王守仁领兵在中军前面行进,距离大概也就三十里左右,怎可能会知晓五十里开外的情况?

王守仁道:“以学生所见,鞑子派出人马作为牵制,主要精力放在了保护部族人丁和牲畜迁移上。我揣测附近的部族多半已撤出阴山以南地区,避免给我们一战而决胜负的机会。

“当前的鞑子多半会采取袭扰战术,我进敌退,我驻敌扰,躲避正面对决之余,一路尾随我军深入鞑靼小王子所在的察哈尔部地界。

“只要巴图蒙克招呼草原各部族勤王,鞑靼内部必将空前团结,届时我军也将陷入鞑靼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王越用疑惑的目光看向王守仁,似乎在考虑王守仁所言是真是假。

王守仁继续道:“王公不妨拭目以待,等我们列阵完毕,当前这路人马必定四散而逃,根本就不会与我们正面对垒。等我们散开队形,再次上路,他们就又会咬上来,如同附骨之疽,怎么都甩不掉。”

王越眉头紧皱,道:“这倒是个麻烦。不过,要是鞑靼小王子召集各部族武装,正大光明与我们打一仗,或许是好事,正好可以一举歼灭鞑靼人的主力,此后草原就任由我们驰骋了。”

王守仁赶紧道:“王公应该明白,一旦我们继续往东,沿途跟鞑靼兵马极尽拉扯,几天下来必定人困马乏,而鞑靼又将其本部牧民和老弱妇孺调走,令其再无后顾之忧。等鞑靼联军集结,继续采用袭扰战术,随着粮草持续消耗,我等必将陷入巨大的被动。”

听王守仁这一说,王越一时间犹豫起来。

从王越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见地来说,很清楚王守仁所言并不是危言耸听。

现在土默特部明显放出五六千兵马出来,看起来大有要决战的架势,但眼前的人马数量……明显少了些……

给双方对攻的机会,大明军队胜算很高,毕竟有火器加持。

但要是土默特部真有决战的打算,就不会躲在二十里开外,反倒让大明这边随意布阵,这意味着前方很可能有陷阱。

王越道:“伯安,你确定眼前的鞑子正将其部族人往北迁移?除了你所言,并无任何佐证。那些鞑靼人是榆木脑袋,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大板升城附近水草丰盈之地?北上意味着失去阴山的庇护,将直面风雪,这很不像鞑靼人的做派。”

王守仁拱手道:“请王公相信学生,学生愿意以项上人头担保。”

“莫要如此说,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鞑靼人的阴险狡诈,你从没见识过,不要以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是真的,其中或许还有你不了解的阴谋诡计。”王越的意思,就算你有才能,终归还是缺乏实战经验,或许你被人蒙蔽了呢?

王守仁当即道:“请王公调给学生一千骑兵,轻装而出,学生愿意配合游击将军朱晖,北上拦截。若不成,学生自甘回来受罚。学生不贪图功名,一切都乃王公您所赐……”

王越思考良久,终于点头:“好吧,我给你两千人马,如你所言轻装而出,辎重全部留在中军。给你四天时间,北上两日,回归两日。若追不上鞑靼部落,或是探寻不到消息,马上撤兵!若是追到了……也要留心鞑靼主力回援,尽量减少伤亡,切不可恋战。”

“学生领命!”

王守仁显得很兴奋。

之前虽然王越的确给了他一定带兵权限,但他只是作为全军开路先锋,如同遥控的风筝一般,无法距离中军太远,本身他也没有多大权力。

而眼前却是他争取来证明其才华的绝佳机会,不容有失。

王越此时也在盘算个中利害得失。

王守仁的主动请缨,或许能创造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直接掳杀土默特部的牧民,这样会迫使土默特部各路人马往一个方向集结,如此就给了他跟土默特部决战的机会。

……

……

王守仁领命后,直接从王越手上调去五百新军、一千延绥本镇骑兵,配合朱晖麾下七百由新军和大同镇兵组成的联军,大约两千二百人,直接掉头北上,翻越阴山,星夜兼程追击暂时没有确切情报支持的土默特部迁移牧民。

当天下午时分,王越的中军,距离土默特部派来迎战的人马已不到十五里。

正如王守仁推测的那样,土默特部出击兵马,几乎没有重骑兵,全都是机巧灵活的轻骑,没等开打就开始往后退。

且他们似乎知道大明这边装备有重武器,追击的速度不会太快,因此撤退的时候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好像要借此机会消耗大明将士的锐气,伺机发起反击。

坐镇前面指挥的朱永察觉到情况不对,知晓马上就要入夜,大军必须建立好营盘稳固防守,当即去找王越奏报敌情。

“王军门,前面不到三十里就是小黑河上游,河水虽然不深,且还未上冻,但我们毕竟携带太多辎重,就算是浅滩想要过河也不怎么容易,尤其还是在对敌的节骨眼儿上。”

朱永分析道,“鞑子明显想跟我们拼消耗,这时候必须慎之又慎。”

王越骑在高头大马上,拿出将帅标配的望远镜,看了半晌也不得要领,皱眉道:“远处的大山,就是蒙古人的神山,翁观山是吗?”

“正是。”

朱永抬头看了一眼回道。

“日暮西山,本来我们应该继续往东走,直抵翁观山,不想却在这里遭遇鞑子武装拦截。”王越问道,“你认为,这一战取胜,我们回去后能跟天下人交待吗?”

朱永分析道:“距离彻底平定草原的目标自然相距甚远,但要是能杀敌数百,也足以名震四海,让您重振声威,且未来数年,西北各大军镇都会以您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