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自辱成瘾(2 / 2)

寒门国舅 天子 4478 字 8天前

“单靠……两千多人马?”

张峦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问道。

朱祐樘微笑道:“兵贵精而不贵多,历史上霍去病纵横草原大漠,麾下也不过八百骑,在我眼中,延龄丝毫也不逊色先贤。”

见张峦要发表不同的看法,朱祐樘摆摆手,“岳父且听我言……或许你还不知延龄造出的火器究竟有怎样的威力。这么说吧,延龄手下,每个人都装备三匹上好的战马,手上带着新式火器,可以在几百步外取鞑靼人性命,任何铠甲都不顶用。”

“什么!?”

张峦更为惊讶。

朱祐樘道:“且火器端在手上,可以做到连发六弹以上,装填不用太久。若是鞑靼人倾巢而出,还有驮在马背上随时都可以组装使用的各种轻便霰弹炮迎战,可以从远、中、近不同距离杀敌于无形!试问,这样的人马,需要太多吗?”

张峦道:“人多一些总归是好的。”

“不然。”

朱祐樘摇头道,“人多了,诸如像王越这样领兵上万,会让鞑靼人产生防备心理,并不会主动来战,即便交战也会有所保留。

“但若鞑靼人当大明只有两千人马从大同方向进入草原,后方又无援兵,是否会以优势兵力倾巢而出,速战速决呢?”

张峦惊讶地问道:“所以吾儿想诱敌?以少量兵马,让鞑靼人放松警惕?”

“大概便是如此。”

朱祐樘道,“这样,回头有闲暇,岳父可以跟我一起去看看新式火器的操练过程。李孜省到大同履职,中途可以让他先回京一趟,朕要跟他叙叙。”

张峦道:“若陛下召见,会不会让朝中人知晓,甚至走漏消息?”

朱祐樘笑道:“岳父,我都说了,延龄只打算带很少的兵马进草原,鞑靼人不知李孜省的动向最好,就算知道了对延龄出兵也无大的妨碍。换作谁,也不会理解,仅靠两千人马就能平草原,不是吗?”

……

……

张峦出宫时,心中还有些震撼。

“那小子说要以身犯险,我以为他不过是说着玩,没曾想,他是真敢造啊!”张峦感慨着上了马车。

甚至回到别院后,还在唉声叹气。

他太怕失去张延龄这个儿子了。

祁娘见张峦回来,急忙迎过去道:“老爷,庞先生还没走,要给您请过来聊聊吗?”

“什么?他还没走?就在我这儿赖着?”

张峦一听就恼火了。

这可是我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里的女人全都是我的禁脔,就算你庞顷背后有个李孜省,是送我女人的正主,但你凭啥主人家不在的时候,赖在这里不走?

祁娘连忙解释:“庞先生一直都在后门外等着,说是您不回来,他就长跪不起。”

“啥,他在门外候着?嘿,这人还真是……如此冥顽不灵。”

张峦心中大石放下之余,摇头道,“也罢,我已帮他跟陛下提请,陛下同意调李孜省为大同巡抚,不日回京。陛下还将在暗中召见他,交待一番后,协助吾儿延龄,完成平定草原大计。”

祁娘显得很喜悦:“老爷真有本事,也真仁义。”

“省省吧!”

张峦摆手:“我这不是仁义,只不过是贪恋庞炳坤说要送给我的礼物而已。”

“……”

祁娘顿时无语。

给你戴高帽子,你不领情也就罢了,怎么还非要把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

自辱成瘾吗?

张峦凑过去低声道:“他和李孜省,都很清楚我需要什么,所以会我送什么,我心知肚明。”

“以前送少了吗?”

祁娘蹙眉问道。

你身边缺女人吗?

或者说,你觉得李孜省和庞顷,以前该送的没送,对你还有所藏掖?

其实就算你不帮他们,以后他们该送还是会送……

张峦一副大聪明的模样,笑着道:“我感觉,这次他们要送的,绝对跟以前不同,没听他说吗,只有我办成事,才拱手相送。这说明什么?说明我所能得到的,绝对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好东西!绝对不会让我失望!”

祁娘无奈地笑了笑。

好似在说,您还真是足智多谋。

不知道那庞炳坤精得跟猴子一样,有可能就是在蒙你呢?

……

……

草原上。

由于小黑河河水暴涨,阻挡了大军的去路,大明军队不得不掉头往北,准备再次攀爬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通过山谷间的道路,直插蒙古人心目中的神山翁关山,绕过小黑河和大黑河,直抵官山。

王越刚带兵进入阴山南麓,就跟草原主要部族武装迎头撞到了一起。

鞑靼人显然没料到王越能长驱直入,这附近的游牧部落并非是鞑靼王族察哈尔部,而是土默特部。

王越此时率部贴着阴山南麓,沿着秦汉时阴山内长城东行。

此时的土默特部,由右翼的蒙古勒津、多伦土默特等十二个大部落及若干小部落组合而成,统称十二土默特,由非黄金家族后裔的领主分别率领,因战乱而不断迁徙,目前滞留于神山南北,包括大小黑河之间的广袤区域。

发现明军逼近,土默特部调集了五六千精锐力量,一边拉扯王越所部人马,一边把牧民和牛、羊等牲畜调往阴山以北,利用自身对地形地貌的熟悉,试图跟明军打游击战。

到此时,王越麾下的大明将士才意识到,大战即将来临。

这天王越所部的前军已距离土默特部骑兵营地只余下不到二十里距离,预计当晚到翌日清晨就要开战。

战前动员会上,王越几乎把各营首脑都叫了过来,尤其强调了以火器部队为主导的临战阵法。

此前王越非常推崇偷袭战术……他既不喜欢大兵团的对冲作战,也不喜欢绕后包夹等等……唯独喜欢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可眼下,大明兵马在明,土默特部武装在暗,王越暂时找不到土默特牧民位置的情况下,不好下手。

战前动员会结束,两路人马分别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往土默特部中军开进。

大明军队这边机动性非常差,因为是正面应战,使得王越对火器尤其是重炮非常倚重,他非常希望悄无声息地把重炮布置在看似轻军前行的队伍中,等鞑靼人杀过来时,直接以其对鞑靼骑兵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此时王越终于放下了对朱永的戒心,安排其作为前军总指挥应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