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联合学校(1 / 2)

目送小朗捧着香喷喷的烤鸭,欢天喜地地跑回灰狼部落的寄宿处后,沈雨桥没有忘记给师父的功德碗里添上新的、上好的香料。

随后,他拎着精心准备的、还冒着热气的烤鸭和煎饼果子,前往晏绯的办公室送晚饭。

推开门,只见晏绯正坐在桌前,一手撑着额头,另一只手有些烦躁地挠着他那一头本就略显凌乱的赤红色头发,眉头紧锁,盯着桌上摊开的一份报告。

“怎么了?遇到什么难题了?”沈雨桥放下食盒,关切地凑过去。

晏绯将报告往他面前推了推,叹了口气:“是好事,也是麻烦事。”

“最近又有部落,看到我们赤狐学堂办得好,强烈要求把他们族里的适龄幼崽也送过来上学。”

“可问题在于,这些部落的兽人种类、生活习惯、甚至语言基础都差异很大。有的像灰狼、猛犸象,体型大、力量强,但精细动作和识字基础弱;有的像河狸、浣熊,手巧聪明,但体力耐力不足;还有的像飞鼠、蜂鸟,体型小巧,需要特殊的活动空间……”

“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单纯按年龄平均分班,把不同种族、不同基础的孩子硬塞在一起,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矛盾。”

沈雨桥仔细听着,低头思考片刻,他抬起头,语气坚定地说:

“既然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那我们就大胆改革!”

“我提议——”

“第一,学校重新选址!选择一片更开阔、靠近水源、能容纳更多功能建筑的区域,建设一个全新的、规模更大的‘北方联盟联合学堂’。”

“第二,对所有申请入学的幼崽进行‘造册登记’,详细记录他们的种族、年龄、现有知识水平、特长与短板。”

“第三,根据登记信息,进行‘科学分班’。可以按年龄分大班,但在大班内,再根据种族特点和学习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甚至开设不同的侧重课程!比如设立‘体能强化班’、‘精细技巧班’、‘文化基础班’等,因材施教。”

晏绯听完,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他立刻采纳了这个方案,并亲自将详细的计划整理成报告,准备提交给长老会审议。

在报告的末尾,晏绯郑重地写上了提议者的名字——沈雨桥。

他深知,对于沈雨桥这样有能力、有抱负的伴侣而言,比起任何甜言蜜语或物质奖励,“爱他,就要给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与之匹配的实权”。

让沈雨桥的名字与这项惠及整个联盟未来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连,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与支持。

方案很快在长老会获得全票通过。

从规划设计到破土动工,赤狐部落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在沈雨桥的指导下,一座崭新的、功能齐全的“北方联盟联合学堂”很快就在部落外围的平原上拔地而起。

它拥有多间宽敞明亮的石砌教室、专门的手工坊、开阔的体能训练场,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和医疗室。

开学登记日那天,学堂门口人声鼎沸。

来自不同部落的父兽、亲兽们,牵着自家幼崽的手,排着长队等待登记。

他们脸上带着期盼、骄傲与不舍,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孩子:

“到了新学堂要听祭司和老师的话!”

“和别族的小伙伴要好好相处,不许打架!”

“认真学本事,将来为部落争光!”

“过几天就来看你!”

看着眼前这似曾相识的、充满希望与温情的送学场景,听着那熟悉的、饱含父母关切的叮咛声,沈雨桥静静地站在学堂门口,忽然感觉脸上有些发热。

他伸手一摸,指尖触到了一片湿润——不知何时,眼泪已经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

这氛围……太像了。

太像地球上,每年九月开学时,那些普通小学、中学门口的景象了。

家长们殷切的期望,孩子们对新环境的憧憬与忐忑……一切都那么相似。

然而,这涌上心头的,并非思乡之情。

沈雨桥很清楚,自己并不想回到地球。因为在地球上,他从来没有过“家”。

他就像一颗被错误投放到那里的种子,在钢筋水泥的缝隙中孤独地流浪、挣扎求生,那段经历充满了困顿与疏离感。

他本就不属于那里。

此刻,他流泪,是因为一种复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