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微观概念(1 / 2)

雪影的伤口感染事件,给整个部落敲响了警钟。

沈雨桥借此机会,再次向族人们强调伤口清洁、饭前洗手的重要性。

兽人们虽然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但私下里难免嘀咕:

“为什么脏手摸了伤口会烂?”

“为什么水要烧开才能喝?”

“祭司说的‘细菌’到底是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沈雨桥意识到,仅靠命令无法让知识真正扎根。

他决定,要让所有人“看见”细菌!

当晚,沈雨桥一头扎进工坊,翻出珍藏的水晶碎料、打磨光滑的兽骨管、薄如蝉翼的云母片,还有熬制的树胶。

这手艺,源于他高中晚自习的“不务正业”——当年他曾在课桌下偷偷磨镜片,组装简易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差点被班主任没收。

他屏息凝神,用骨刀小心切割水晶,在磨石上反复打磨,直到得到两片略带弧度、勉强能聚光的小小凸透镜。

然后将镜片固定在骨管两端,用树胶粘合密封,中间留出放置样本的卡槽。

最终成品歪歪扭扭,看起来像个简陋的望远镜,甚至有点漏光。

沈雨桥心里也没底:“这玩意儿能放大多少倍?五十倍?一百倍?”

沈雨桥跑到河边,用竹筒取了滴浑浊的河水,小心翼翼滴在云母薄片上,盖上另一片透明鳞片作为盖玻片,塞进显微镜卡槽。

他凑近骨管末端的目镜,调整角度,眼前是一片模糊的混沌。

反复调节焦距后,视野逐渐清晰——无数微小的颗粒、杂质在晃动!

突然,一个模糊的、鞋底状的透明小生物,扭动着身躯,慢悠悠地划过视野!

沈雨桥浑身一僵,心脏狂跳:“草履虫!是草履虫!”

虽然影像粗糙模糊,不如现代显微镜下清晰,但那独特的形态和运动方式,让他无比确信——这就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草履虫的出现,间接证明了微观生命的存在!沈雨桥激动不已,立刻召集部落核心成员。

众人轮流凑近那架古怪的“骨管”,狐疑地望去——

“啊!水里有虫在游!”

“这么小!怪不得看不见!”

“我们每天喝的就是这个?!”

沈雨桥趁机解释:“这些是微小的生物。还有更小的、看不见的‘细菌’,有些会让伤口腐烂,有些会让肚子疼!”

“烧开水、洗手,就是为了杀死它们!”

此后数日,部落掀起了“围观显微镜”热潮。兽人们自觉烧水洗手,处理伤口时格外谨慎。

雪影养伤期间,也好奇地看了显微镜,感慨道:“原来打败我的……是这么小的东西。”

沈雨桥将显微镜交给巫医团队,要求他们定期检查水源、草药洁净度。

遥远的微观水域中,某只被观察的草履虫抖了抖纤毛,向同伴发出微弱生物电波:

“感觉有股……廉价的视线在盯我。”

“镜头材质太差,像素感人。”

没过多久,织布机也做好了。

织布机的成功运转,标志着赤狐部落正式迈入了纺织时代。

沈雨桥改良后的斜织机在几位心灵手巧的半兽操作下,发出有节奏的“咔哒”声,梭子在经纬线间飞快穿行。

很快,第一块柔软而坚韧的棉布从织机上被取下,虽然边缘还有些毛糙,但质地均匀,触感远胜粗糙的兽皮。

沈雨桥仔细检查了布匹的密度和牢固度,确认工艺可行后,立刻组织人手又赶制了几台织机,形成了一条小型的生产线。

他将后续的纺织工作全权交给了几位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半兽。

他深知,在裁剪和缝纫方面,这些手指灵巧、耐心细致的半兽远比他这个半吊子强得多。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织出的棉布本是素雅的白色,但沈雨桥的野心不止于此。

他带着族人漫山遍野地搜寻:用茜草根染出绯红,用蓼蓝叶浸出靛蓝,用黄柏皮熬出明黄,还用一种深紫色的浆果榨汁,染出了神秘的紫晕。

部落的晾晒场上,一时间挂满了五彩斑斓的布匹,在阳光下随风轻扬,如同绚丽的彩虹。

看着这些成果,沈雨桥想起了自己曾对晏绯许下的“穿小裙子”的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