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六宫嫔妃前往景仁宫请安——尽管皇后禁足,但礼不可废,众人仍需在宫门外行礼。</p>
</p>
气氛显得格外诡异。宫门紧闭,皇后未曾露面,只有剪秋出来代皇后受了礼,说了几句“娘娘凤体欠安,诸位小主心意已领,且回吧”的场面话。</p>
</p>
众人心思各异地散去。</p>
</p>
华妃与敬妃并肩而行,商讨着几项宫务。甄嬛与沈眉庄、安陵容跟在稍后位置。</p>
</p>
安陵容看着华妃与敬妃的背影,又瞥了一眼身旁容光焕发的甄嬛,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与失落,她低声道:“莞姐姐如今真是苦尽甘来了,华妃娘娘如此看重,皇上又这般恩宠,真是羡煞旁人。”</p>
</p>
沈眉庄轻轻拉了她一下,示意她慎言。</p>
</p>
甄嬛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妹妹说笑了,不过是皇上和娘娘垂怜罢了。妹妹的琵琶天下一绝,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是时常记挂的。”</p>
</p>
安陵容勉强笑了笑,不再说话。</p>
</p>
这时,走在前面的华妃似乎与敬妃说完了事,放缓了脚步,像是无意间等到甄嬛走近。</p>
</p>
“莞嫔近日瞧着精神不错。”华妃目光落在甄嬛身上,语气是一贯的慵懒淡然,“皇上昨日还同本宫夸你心思灵巧,伺候得宜。”</p>
</p>
甄嬛忙躬身道:“臣妾愚钝,不敢当皇上和娘娘如此夸赞。”</p>
</p>
华妃似笑非笑:“不必过谦。好好伺候皇上,便是你的本分,也是你的福气。”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仅容周围几人听见,“如今六宫事多,本宫与敬妃妹妹难免有顾及不到之处。你既得闲,往后一些不大的事务,也可学着打理一二,就当是为本宫分忧了。”</p>
</p>
这话一出,不仅甄嬛一怔,连敬妃和沈眉庄、安陵容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p>
</p>
华妃这意思,是要分权给莞嫔?虽然只是“一些不大的事务”,但这也是协理宫务的开端!是多少嫔妃求之不得的权力!</p>
</p>
甄嬛瞬间明白了华妃的意图。这是在进一步抬高她的地位,增加她的实权,让她更快地成长为自己真正的助力,同时也是做给皇帝看,显示她华妃无私心,大力栽培新人。</p>
</p>
“臣妾才疏学浅,恐负娘娘重托。”甄嬛谨慎答道。</p>
</p>
“本宫说你能,你便能。”华妃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回头让颂芝挑几本简单的账册给你送去,你先看着。有什么不懂的,可来问本宫,或请教敬妃。”</p>
</p>
敬妃也忙笑道:“莞嫔妹妹聪慧,定然一学就会。”</p>
</p>
事已至此,甄嬛只能谢恩:“臣妾遵命,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娘娘期望。”</p>
</p>
华妃满意地点点头,不再多言,扶着颂芝的手率先离去。</p>
</p>
留下心思各异的众人。</p>
</p>
沈眉庄是真心为甄嬛高兴。安陵容低着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敬妃则目光复杂地看着华妃的背影,心中暗叹华妃手腕果然厉害,如此轻易便将莞嫔拉拢得死心塌地,且不着痕迹。</p>
</p>
甄嬛看着华妃远去的背影,心中那股被浪潮推着向前的感觉愈发强烈。华妃正在用她的方式,一步步将她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推向更高的位置。</p>
</p>
而她,似乎并无拒绝的余地,也不想拒绝。</p>
</p>
………………</p>
</p>
当日下午,颂芝果然亲自送来了几本账册,皆是内务府一些采买日用、份例发放的简单记录。</p>
</p>
“娘娘说了,请莞嫔娘娘先熟悉熟悉流程,数目核对清楚便是。若有歧义或不清之处,用朱笔标记出来即可。”颂芝笑着传达。</p>
</p>
甄嬛接过账册,只觉入手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几本账,更是华妃递过来的橄榄枝和……考卷。</p>
</p>
她深吸一口气,郑重道:“请回复华妃娘娘,臣妾定当仔细查阅。”</p>
</p>
送走颂芝,甄嬛立刻投入账册之中。她本就聪慧,心思缜密,加之早有准备,翻阅起来速度极快。很快,她便发现了几处细微的疏漏和不清不楚的地方,皆是用心标记下来。</p>
</p>
她并未立刻送回账册,而是又反复核对了两遍,确认无误后,才让槿汐送去永和宫。</p>
</p>
年世兰看到送回账册上那清秀工整、条理分明的朱笔批注时,眼中再次闪过赞赏之色。</p>
</p>
果然是个可造之材。一点就通,心思缜密,态度认真。</p>
</p>
她提笔,在那账册扉页批了一个“可”字。</p>
</p>
这意味着,甄嬛通过了这第一次小小的考验,正式进入了华妃的权力体系,开始接触核心事务。</p>
</p>
一条更加紧密而危险的纽带,将两人牢牢捆绑。</p>
</p>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皇后被禁足、六宫看似由华妃一手遮天的表象之下。</p>
</p>
暗流,依旧在汹涌。</p>
</p>
养心殿内,皇帝听闻苏培盛回报,说华妃让莞嫔学着看些简单账目,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言。</p>
</p>
他似乎乐见其成。</p>
</p>
………………</p>
</p>
是夜,年世兰独坐灯下,面前摊开着那本被甄嬛批注过的账册,旁边还放着那本传递消息的诗集。</p>
</p>
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明灭不定的侧脸。</p>
</p>
甄嬛……她默念着这个名字。聪明,隐忍,懂事,有能力,有野心,且……目前看来,足够忠诚。</p>
</p>
是一个完美的盟友。</p>
</p>
她拿起那对东珠耳珰的其中一只,在指尖把玩。冰凉的珍珠触感细腻。</p>
</p>
忽然间,她想起很久以前,自己刚入宫得宠时,皇帝也曾赏过她一对类似的东珠。那时她是何等欢喜,觉得那是天下至宝,是帝王真心的象征。</p>
</p>
如今想来,何其可笑。</p>
</p>
帝王之心,深似海,不可测,更不可依仗。</p>
</p>
唯有权力,紧紧握在手中的权力,才是真的。</p>
</p>
而甄嬛……她会一直如此“懂事”吗?当她的羽翼真正丰满,当她的恩宠超越所有人,她还会甘心屈居于自己之下吗?</p>
</p>
年世兰的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而冰冷。</p>
</p>
但愿她一直聪明下去。</p>
</p>
否则……她既能将她捧上云端,自然也能……让她跌落尘埃。</p>
</p>
烛花啪地爆了一下,打断了她的思绪。</p>
</p>
她收敛心神,将耳珰丢回锦盒中,合上账册。</p>
</p>
眼下,最重要的是利用皇后失势的时机,继续深挖钱管事那条线,找到更多能将皇后和敦亲王彻底钉死的证据。</p>
</p>
还有端妃……那个害死她孩子的直接凶手,如今病重在床,真是便宜她了。</p>
</p>
不过,来日方长。</p>
</p>
年世兰吹熄了烛火,寝殿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她的眼眸,在黑暗中闪烁着冰冷而坚定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