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扬州旧事6(2 / 2)

江瞿一身靛青官服,江疏影则穿着宝蓝色绣竹纹长袍,腰间系着玉带,俊朗非凡。

"随儿来啦,"江瞿笑着招手,"走,先去给祖母拜年。"

老夫人今日格外精神,穿着一身绛紫色绣金线袄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端坐在正堂上首,见儿孙们进来,她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儿子给母亲拜年,恭祝母亲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江瞿率先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接着是江疏影:"孙儿给祖母拜年,愿祖母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轮到江随时,他学着兄长的样子跪下,却因为紧张忘了词,只好小声说:"祝祖母,健康长寿。"

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扶起小孙子:"好好好,我的乖孙。"

她给每人一个红包,又特意给江随加了一块玉佩,悄声道:"这是祖母年轻时得的,随儿带着,保佑你平安长大。"

拜完老夫人,江瞿又带着两个儿子去给族中长辈拜年。

江家是扬州大族,亲戚众多,一上午走了五六家,每到一处,江随都会收到红包和各式小礼物,绣囊、玉佩、文房四宝……

"瞿老弟好福气啊,"一位族伯摸着胡子笑道,"长子才貌双全,幼子聪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

江瞿谦虚地摆手,眼中却满是自豪。

……

正月初六,年味还未散尽,扬州城的街市已热闹起来。

江瞿抱着江随下了马车,立刻被扑面而来的声浪包围。

"随儿想看什么?"

江瞿将儿子往上托了托,让他看得更远些。

江随没说话,但那双总是冷淡的眼睛此刻亮得出奇。

他的目光从街这头扫到那头,像是要把所有景象都刻进脑海里。

一个卖风车的小贩经过,他不由自主地拽了拽父亲的衣襟。

"想要风车?"江瞿笑着走过去,挑了只最精致的五彩风车,"来,拿着。"

江随小心翼翼地接过,看着风轮在微风中转动,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江瞿心头一热,这孩子平日在家难得一笑。

父子俩沿着街边慢慢走。

江瞿给儿子买了糖葫芦,又带他去听了一段说书。

江随出奇地安静,既不吵着要什么,也不喊累,只是眼睛不停地看,耳朵竖着听。

"随儿尝尝这个。"江瞿从路边摊买了块刚出炉的梅花糕,吹凉了递到儿子嘴边,"小心烫。"

江随小口咬了下,立刻被那香甜软糯的口感惊到了似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好吃吗?"江瞿柔声问。

江随点头,又咬了一口,这次大了些,腮帮子都鼓了起来,江瞿看着儿子这副模样,忍不住笑道:"慢些吃,没人与你抢。"

顿了顿,又打趣道,"随儿这是第一次吃梅花糕吗?"

江随咽下糕点,认真点头。

梅花糕是市街小吃,家里一般吃的是上等的白玉糕,但小零嘴嘛,小辈们爱吃,只要出门就会常吃的到,按理来说,是不可能没有吃过的。

江瞿笑容一滞:"那……随儿吃过糖人吗?"

摇头。

"杂耍呢?以前见过吗!"

摇头。

"去过茶楼听曲吗?"

还是摇头。

江瞿的心突然沉了下去,他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儿子:"随儿,这是第一次被带出门?"

江随不明所以,又点了点头,注意力已经被不远处卖泥叫椒的摊子吸引过去。

江瞿胸口像被重锤击中,闷痛难当。

他勉强维持着笑容带儿子继续逛,心里却翻江倒海。

江随已经七岁了,竟然从未出过江家大门?虽说孩子体弱,但并非不能走动,家中女眷又都是爱热闹的性子,逢年过节常去庙会听戏,怎会不带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