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平壤内乱(2 / 2)

……

辽东城,唐军大营。

李世民并未安寝,他站在巨大的地图前,听着斥候流水般送来的最新情报。

“报!平壤城内火光冲天,杀声持续,疑似发生大规模内乱!”

“报!西城方向,隐约可见城头有非制式火把信号闪烁,与我方约定的信号吻合!”

“报!高惠真将军所部已按计划前出至预定位置,随时可响应城内变故!”

李勣脸上难掩兴奋:“陛下,时机已至!可是要立刻发兵?”

李世民目光依旧沉静,他摇了摇头:“不。传令前线各部,加强戒备,弓上弦,刀出鞘,但没有朕的命令,不许擅自攻城。”

他走到帐外,望着南方那片被火光映红的夜空,缓缓道:“渊盖苏文现在如同落入陷阱的猛兽,逼得太急,反而会让他做困兽之斗,增加我军伤亡,也恐殃及更多无辜平民。

城内既然已乱,就让他们自己先耗尽力气。我们要等的,是城门从内部打开的那一刻。”

他顿了顿,继续下令:“让所有会高句丽语的士卒,齐声向城内喊话,反复申明大唐招抚政策,只诛渊盖苏文,胁从不问,开门献城者有功!再令弓箭手,将更多的安民告示射入城中!”

他要的,不仅是城池的陷落,更是人心的归附。他要让平壤城内每一个绝望的人都知道,城外有一条看得见的生路,而这条生路,只隔着一道城门。

……

平壤西城,金汉松和朴景武一行人,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金汉松在守军中的些许威望,竟真的成功策反了近百名士卒。

他们突然发难,解决了少数负隅顽抗的“幢兵”和忠于渊盖苏文的军官,控制了短短一段城墙和其下的侧门。

“快!发信号!”朴景武命令道。

三支特制的、带着诡异节奏摇曳的火把,在城头挥舞起来,指向城外无边的黑暗。

几乎在同时,他们听到了城外传来的、如同海潮般层层叠叠的呼喊声,用的是他们熟悉的语言:

“大唐皇帝陛下有令!只诛渊盖苏文,胁从不问!”

“开门献城,免死授田!”

“高句丽军民,勿再为渊盖苏文陪葬!”

这声音穿透夜色,穿过喊杀声,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守城士卒的耳中,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许多人心中最后的犹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