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包揽所有民选议员(1 / 2)

1985年的立法局选举,采用了独特的 "选举团"和"功能界别"双轨制:

选举团:由市议会、区域议局及市政局的议员组成,选举12名立法局议员。

功能界别:新设立的11个功能界别,每个界别选举1名议员(劳工界选举2名),共产生12席。

官守议员:当然议员8人(布政司、财政司、律政司等政府高官)。

委任议员:港督委任22人。

立法局总共54席位。

选举日在一片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到来。

这不仅是港岛历史上首次引入功能界别选举,更因为华兴集团的全面参选,而成为一场决定港岛未来走向的全民公投。

选举团的角逐在立法局大楼内率先揭晓。

当选举主任宣布"华兴集团推荐的12位候选人全部当选"时,会场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个结果既在预料之中,又令人震撼——华兴凭借多年来在基层议会的深耕,早已建立起稳固的政治同盟。

如今,这些同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确保了选举团的全胜。

随后,十一个功能界别的开票结果陆续传出,每一个消息都在强化着同一个事实:

"商界,刘光天以100%的得票率当选!"

"金融界,华兴汇丰银行总经理陈启明当选!"

"工业界第一界别,张志强当选!"

"劳工界两个席位,全部由华兴推荐的候选人包揽!"

......

当最后一个界别——工程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的选举结果揭晓时,时钟已指向深夜。

华兴集团推荐的候选人在这场历史性选举中,横扫了选举团全部12席和功能界别全部12席,共计24个民选议席。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全港。

在旺角的茶餐厅里,食客们自发地鼓掌欢呼;

在观塘的工业园内,工人们奔走相告;

就连深水埗街市的摊贩,都提前收摊庆祝这个结果。

翌日清晨,各大报纸都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历史性事件:

《华兴时代来临!刘光天开启港岛新纪元》——《明报》

《二十四席全取:商业帝国的政治胜利》——《东方日报》

《从观塘作坊到立法局:一个时代的传奇》——《星岛日报》

《港岛政商格局重塑,华兴系主导立法局》——《南华早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晤士报》亚洲版也在头版报道了这一消息,标题是:新势力的崛起:一个制衣厂老板如何征服港岛立法局。

在华兴总部顶层的会议室里,刘光天面对着新当选的23位议员。

他们中有商界精英、业界领袖、劳工代表、专业翘楚,此刻都汇聚在华兴的旗帜下。

"诸位,"刘光天的声音在清晨的阳光下格外清晰,

"从今天起,我们肩负的不仅是华兴的未来,更是港岛的未来。"

他走到窗前,指着下面熙熙攘攘的街道:

"那下面,有八十万华兴员工,有三百万依赖华兴生活的市民。

他们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对他们的信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