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传来的读书声,将是这片土地最美妙的乐章;
这里走出的每一个孩子,都将是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向大家保证,这所小学,绝不会是孤零零的一座。它将是星星之火!”
刘振华的手臂用力一挥,仿佛在描绘一幅壮丽的蓝图,“在不久的将来,在更多需要它的地方,第二所、第三所……无数所‘华兴希望小学’将会拔地而起!
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坐在安全温暖的教室里,用上先进的实验室,在图书的海洋里遨游!”
他的话语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与想象,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最后,”刘振华的声音恢复了平和,却更显深情,
“我想对这些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世界很大,未来很远。
愿这所小学,能成为你们梦想起飞的跑道。
勇敢地去跑,去飞!无论你们飞得多高、多远,请记住,家乡是你们永远的根,知识是你们最硬的翅膀。
华兴,将会是你们身后永远的支持者!”
他的讲话结束了,但人群的欢呼声却久久没有停息。
阳光洒在他肩头的哈达上,反射出耀眼圣洁的光芒,与他身后飘扬的国旗、崭新的校舍,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奉献、感恩与希望的动人画卷。
就在这片沸腾的欢乐中,第一所“华兴希望小学”的故事,如同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随着风,随着人们的口耳相传,飘向了远方的山峦。
而希望的种子,从不单独降临。
开学典礼结束后,几位身着盛装的家长代表没有立即离去,他们互相看了看,最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彝族老者走上前,用粗糙的双手捧着一份用红布精心包裹的物件。
“刘总,”老者声音洪亮,带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
“学校建好了,娃娃们有福了。咱们的‘华兴兴农合作社’上个月也开张了,这是咱们合作社自己产的第一批高山野山蜜,请您尝尝鲜!”
红布揭开,是几罐晶莹剔透的蜂蜜,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刘振华郑重地接过这份特殊的礼物,心头涌上一股暖流。
他环视着围拢过来的乡亲们,从他们脸上看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神采——那不仅是感激,更是一种当家做主的自豪与希望。
他举起手中的蜂蜜,面向所有人大声说道:
“乡亲们,孩子们走进了新学校,是我们的第一份礼物!
但这份蜂蜜,才是给我们大家最好的礼物!”
“它告诉我们,咱们的土地能长出希望,咱们的双手能创造财富!
‘华兴兴农合作社’就是咱们自己的产业,从今天起,咱们最好的山货,不再愁卖不上价钱,咱们的劳动,会获得应有的尊严!”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一位加入合作社的妇女激动地说:
“刘总,我们按合作社教的方法种天麻,长得可好了!再也不用看我男人非要出去打工了!”
不远处,刘爱国看着这一幕,眼角湿润地对乡党委书记说:
“以前总觉得慈善是建一所学校。
今天我才明白,刘总他们做的,是给我们的生活打通了任督二脉啊!
孩子有前程,大人有奔头,这才叫真正的乡村振兴!”
乡党委书记深深点头,目光扫过崭新的校园和干劲十足的乡亲,语气无比笃定:
“教育筑基,产业造血。刘总这是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种进了我们土地的深处。
夕阳的余晖为校舍镀上金边,也照亮了乡亲们脸上自信的光芒。
刘振华知道,今天在这里,教育和产业如同飞鸟之双翼,正托举着这片土地,飞向一个可以预期的、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