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雪路【拜谢大家支持!再拜!】(2 / 2)

侧头一看就看到了正在熟睡的盛长槙,想着方才卫小娘都不找,只往她怀里钻的样子,老夫人笑了一下:

“小泼猴~”

青云看了看那墙边身影,叹了口气后继续朝前走着。

载章看着大肚子的妇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从怀里拿出火折子吹着了后,将伙屋中的蜡烛点着,随后将身上的一块玉佩解了下来,放在了灶台上。

那悠然转醒的妇人看了看自家官人,再看看周围的环境,回想着晕倒前看到的景象,

已然明白自家是被人救了。

阿兰透过围巾囔囔的声音传来:

“公子,那人喊了那么久,怎没人出来帮忙啊?”

雪地反光,

房妈妈笑着看了看那娃娃后,轻轻的来到了旁边的次间,

里面崔妈妈正在专心的做着糕点。

地龙烧的火热,

两位老人笑着对视了一眼,还是徐载靖的姥姥道:“孩子,和姥姥说,都带了什么东西啊?”

正紧紧搂着自己娘子的男子一愣,赶忙将妇人轻轻的靠在柴火堆上道:

“妍娘,我去问!”

长柏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徐载靖兄弟二人,将身上的斗篷交给女使后,

整了整衣服后,面色肃重的朝着徐载靖二人躬身一礼。

等徐载靖一行人走近的时候,

侯府亲卫攀上了路边的树上朝那出声的院子看去,随即回禀

院落里,屋子已经被大雪压塌,

一个男子正在院子里,奋力的想将塌了的屋子中一根大腿粗的横梁抬起来。

老夫人身边的房妈妈,却不知为何看到徐家兄弟后,微微的感到了些多年未有过的不适。

其他几位长辈又问了问,事情的经过也就差不多清晰了。

说着就走了出去,将被褥放下的阿兰也点了点头。

他们姥爷让二人等会儿,是给他们灌了四大葫芦的热糖水,备了十个肉馒头,六根火把,两个火折子。

“援手之恩,小人铭感五内!”

很是温暖的屋子里,

听到载章的话,两位老人点了点头。

一旁的大舅妈看着两个外甥道:

“父亲说的是!听说前段日子就有妇人进香回家的时候,光天化日,头上的钗环就被人给抢了,报了官也没什么消息。好在人没事,只是被吓了一下。”

一旁的崔妈妈手中的动作不停,同样低声道:

卫恕意看着桌上明兰的字,没抬头问道:“怎么了?”

说着,徐载靖将套在身上的绳子脱了下来,朝着院子里走去。

看着徐家兄弟二人疑惑的样子,还是他们大舅妈看着他们道:

“孩子,你们小不知道,其实咱们孙家一直有个家训。”

一旁的大舅妈问道:

“你们俩是在哪里遇到的贼人?”

随后,在男子惊喜若狂的神色中,这粗粗的横梁被一人给抬了起来。

葫芦和肉馒头都被一床褥子裹着,放在了他们带来放菜的竹筐里。

“这么大的雪,他们.”

“大舅妈,什么家训啊?”

今安斋

一旁的明兰正想叫阿娘,结果左手心的火辣让她及时住嘴。

有的烟囱里还在飘烟。

屋子里的听众们面面相觑,这下了七八天的雪,城中就这样了,连下四十多天,又该是什么模样

算算时间,差不多也是七八十年前的事了。

寿安堂

老太太身下铺的是上好狼皮褥子,

罗汉床上,

徐载靖众人来到积英巷附近的时候,

之前的大雪压塌房子的情况便几乎没了,

因为这里虽不如兴国坊、南讲堂巷那般住的都是权贵,但也是汴京富户,房子自然是大而稳固,且有人清雪。

徐载靖说完,一旁的二舅妈笑着道:

“父亲母亲,咱们看着,十娘可是真没白疼,这样的天还惦记着咱们。”

但是肩膀却被青云给拉住了。

徐载靖八人,并未朝东回徐家,而是遥望着内城城墙,朝南继续走去。

倒也没看到如之前那般的聚众贼人。

进屋前脱了大氅斗篷后,徐载靖和兄长一起感受着屋里温暖舒适。

青云说话的时候,身上还绑着拉凌床的绳子,

走了半个时辰,

来的时候受伤的那护卫已经被敷上了膏药,怀里还装着几贴。

“可谁也不知道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什么亡命之徒。”

然后他听到了有人道:“起来,帮忙!”

“恩人!恩人!还请告知小生您的姓名!”

和孙家一般,老夫人也是握着兄弟二人的手,进了寿安堂里。

“哐当!哗啦!”

“这!要不先吃顿饭再走吧!”

房妈妈轻声道:“这槙哥儿,我瞧着怎么越来越像了。”

“听祖上说,有一年立冬后就下雪,一直下了近一个半月还多,要不是当时正好庄子里的收成运到了家里”

听到大舅妈的话,孙家老主君也是面露赞许的神色。

她抬起了头,

就看到小蝶从外面走了进来。

“说是徐家的两个哥儿到了。”

“原来是侯府的贵人!”

老人说完,徐载靖的小舅妈道:

“他们这俩孩子,还带了不少东西来呢!”

“肉、菜”

“走吧!”

连带着整片屋顶也往上升了小一人高的距离。

他的几声叫喊,周围的院落也没人露头,

徐载章看了弟弟一眼后道:“小五,咱们”

这时,小女使丹橘走了过来,轻声道:“房妈妈,前院儿传话说,徐家两个哥儿来了。”

徐载靖另一旁的青云道:“看旁边门口的积雪,那几家许是.出不来了”

徐载靖和兄长立即就走,原因自然是再不走就要留着过夜了,

八个人,中午晚上加明日一早三顿饭,消耗的食物虽不会比他们送来的多些,但也是不少东西了。

老夫人话没说完,欣慰的笑了笑后掀开了薄被道:

门被侯府亲卫上墙进院儿,从里面打开了。

说着老人颇为惆怅的摇了摇头。

队伍中没受伤的侯府亲卫走了过来,从阿兰寻书二人的身上取下绳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后解释道:

“不为了出门,门口的积雪也该清一清!可是积雪那么厚,唉!”

旁边跟着的阿兰已经就察觉到了徐载靖的想法,便朝着那俩孩子走去。

老夫人道:“紘儿,院子里的石炭一年也烧不完,”

青云将这对夫妇扶到了院子里的屋里,进去一看才发现是伙屋。

凌床上的旗子依旧被刮得猎猎作响,

徐载靖跟着青云的视线看去,只看到一处避风的墙角下,两个裹着破烂衣服的半大孩子正蜷缩在那里,

徐载靖的声音透过围脖传了过来:“走,去看看吧。”

出门的时候,孙家的仆役护卫和小子们拿着刀枪弓箭把徐家八人送到了门口,

倪腾岳带着弟弟跟在后面,在堂屋里的几句话,他也想明白了徐家人对他们的挂念。

院子里,那男子依旧在徒劳的抬着横梁,听到身后声响的时候,他回头看去,看到带着刀的几个汉子被吓得哆嗦了一下,

随即认命的跪倒在地说道:

“砍死我吧,正好能让我和妍娘相聚。呜呜呜”

男子回身,这才看到被点着的蜡烛和烛台下的玉佩。

看着徐载靖疑惑的眼神,青云嗓子有些干哑的喊道:

卫恕意看着明兰道:“伸手。”

“好!好!那小生就不耽误贵人的事了!”

徐载靖的姥爷抚须继续道:

“平日里有寺庙供养吃喝自然看不出什么来路!”

听到载章的话语,屋子里其他年纪小的也都是面露好奇的神色。

房妈妈笑着微微摇头,打心底里高兴。

此话一出,屋子里一阵笑声。

那男子顾不得别的,一边喊着‘妍娘’一边四肢着地的就朝里面爬了过去。

“下雪冷,化雪更冷,留下一半,其他的找机会散出去吧。”

将玉佩递给那位妍娘后,男子开始生起了火。

阿兰和寻书对视了一眼,大概明白了,可能不是饥寒交迫没力气,就是已经

他们经过的这一片,并不是什么有钱的街坊巷子。

不如趁着天色还亮,赶路回徐家。

“官人,官人,可曾问过人家姓甚名谁?”

明白了两位表哥路上的艰辛,

所以她也同长柏一般,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