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听到动静,赶忙从椅子上起身,双手恭敬行礼,声音清脆而诚恳道:“兰儿见过环叔。侄儿近日来为县试之事有些愁眉不展,心中悬着一块大石,实在是没底。母亲便叮嘱侄儿来向环叔请教一二。这是侄儿近日闭门苦思、精心所写的几篇文章,还望环叔不吝赐教,指点迷津。”
说着,贾兰双手捧着手中的文章,微微欠身地将文章递到了贾环面前。
贾环伸手接过文章,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却并未立刻翻开,而是抬眼看向贾兰,目光中带着几分温和与鼓励:“我们到书房说,那儿安静,更便于交谈。”
言罢,也不等贾兰回应,便手持文章,步伐稳健地径直走向书房。
贾兰见状,连忙紧跟在贾环身后,心中愈发地忐忑不已。
等进到了书房,贾环在书桌前坐下,并将文章放在桌上仔细地翻阅起来。
只见他的眼神变得专注而锐利,脸上也收起了笑容,一言不苟地仔细阅读文章。
随着阅读的深入,其脸上渐渐露出了赞赏之色,原本平静的嘴角微微上扬,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贾环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声赞叹,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
贾兰安静地站着,眼睛紧紧地盯着贾环的一举一动,大气都不敢出。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掌心已微微出汗,心中既盼着贾环能快点给出评价,又害怕听到不好的结果,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备受煎熬。直见到贾环点头和赞叹,心中的紧张感方才逐渐减缓。
书房内静谧无声,唯有偶尔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
过了一会儿,贾环轻轻合上文章,带着几分赞许与期许,悠悠开口道:“兰儿,你这几篇文章写得着实不错。用典精准恰当,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光彩,文辞优美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论点鲜明且论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文章的水平,足以预见你平日里的读书用功,功底扎实,这份勤奋与执着,在如今浮躁的世道里,实在难能可贵。”
说起来,这两人年纪相差不多,相差不到两岁。
而此刻的贾环坐在那里,俨然一副大人模样,对着贾兰侃侃而谈、说教起来。
这个场景,若是被不知情的人瞧见,一定会觉得滑稽不已。
且说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就像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穿上了大人的衣服,让人怎么看都觉得其中透着不协调。
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个说话的人,年纪轻轻就已高中状元。
如今更是授予翰林院侍读,正六品官员,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啊!
贾兰站在一旁,并没有因为说话之人与自己年纪相仿而有丝毫看不起的意思。
恰恰相反,贾兰的眼神中充满了敬重与钦佩,神情规规矩矩,就跟面对自己的恩师一样毕恭毕敬,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显露出了敬重。
贾兰深知,贾环能有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日夜苦读、不懈努力的结果。
是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坚持,一步步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才换来如今的荣耀。
自己若想在科举之路上有所成就,就必须以贾环为榜样,虚心学习,努力进取。
因此他格外珍惜与贾环交流的机会,认真地听着贾环的每一句话,希望将那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深深地铭刻在心中,在考场上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