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来——”
此时两人已经离开学校居民区小街,来到了一条有双车道的小街上,挑担子、推货车的行人都在车道上走着,抬眼望向街道两头,轿车只有三、两辆,混在行人中慢慢挪动着,也不按喇叭,看起来早就习惯这边情况,司机就这么滑着轿车,胳膊搭出车窗外,时不时跟并排行进着的行人互相吆喝两声,询问近况、讨论新鲜事。
有的轿车上开着收音机,声音还有点大,周围行人听到广播出来的声音后,会就里面的内容,跟车上的人展开攀谈……总之这条隔着二十米才种着一颗绿化大树的小马路,充满了人声,十分热闹。
整个城市,除了几条八车道的军管主干道外,就算是有电车铁轨的四车道大马路上,也基本都是这种路况,自行车反而是城市里最快的交通移动方式了,但由于军用钢铁吃紧,能用于民用产品钢材少之又少,自行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是件奢侈品,事业有成的标志物品,幸福小康家庭必备的三大件之一。
小街上自行车不多,自行车一般都在大马路那边多,穿行弯绕在行人、推车、拉车、扁担之间,交通还算井然有序。
这边路况变好,道路宽敞,路人间距离拉开,卡妃才放心把自行车交给涅丝来推。
“我、我有点……”涅丝捏住车龙头,看卡妃要放手,不由得颤颤出声。
“嘁——就推着走而已,又没让你骑,没事的……诶——”
然而这声“没事”还没说完,自行车就往涅丝怀里方向倾倒——原来她之前隔着卡妃在把车龙头,距离车体有点远,再加上横梁被加了额外配重,重心改变,涅丝又没敢用力保持前行惯性,结果车子就向她这侧倾倒过来。
好在卡妃只是刚刚才松手而已,马上就能抓住龙头,同时腰身一靠抵住,自行车只是歪斜了并没有倒下,书包倒是晃荡了两下。
涅丝吓出了一声冷汗,目光发直,抓着车龙头的手死死的:“哇——没想到这么重……呼,先别放手好不好……”
卡妃其实也吓出了一身汗,自家的自行车被父亲带走了,这车借别人的,不是自己的,磕碰到了哪里,可就糟糕了:“不松手不松手……你离得太远了,靠近座板站点,别怕踏板,它打不到你的,打到也不疼,你提前明书,她都抓来读,结果一来二去,她就变得比同龄人多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知识、想法,成绩自然也永远是班级第一,学校前三,几年下来,在周遭就有了“天才美少女”的名号。
她也是从一本宗教主题小说里面,知道了成年祈福各种各样情况。自己为自己准备最好的成年生日仪式,要不然就应该会跟大家一样,直接在社区神殿里进行了完事。
这些具体祈福行为,宗教课上是不会教授的。在学校里的宗教课老师都是经院请来的讲师,主要教授经文诠释、辩经、哲学理论等内容,都是形而上的东西。
具体民生相关,生老病死仪式内容,课上不讲,也不好讲,因为每个地区都有把自己的当地风俗给融合进去,这是斯瓯克的特色,挺自由人性化的,但也造成了无法统一教材的情况,因为一个地区的宗教常识,出了地界可能就变了味儿……
具体仪式行为无法进行规范统一,所以全国教材里,也就把这部分内容给剔除了出去,只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仪式步骤,作为课后阅读材料,附在最后面。
卡妃按照习惯,拿起,坐到了书桌前,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心就是静不下来,看两个字,思绪就飞了,也想不明白在想什么,换本书翻了翻,看完标题,眼神就又飘到了窗外,最后还是暗淡下来的天色,让她回过了神来,惊觉怎么就天黑了呢。
连忙跑去吃了燕饭……
虽然父亲已经远行,去了前线城市“多基门若法拉”找母亲,唯一的家人也离开了,但卡妃并没有感觉到孤单,她老早习惯一个人生活了,作为车间主任的父亲,28点前很少回家,所以卡妃晚饭都经常自己一个人吃,父亲经常要加班到凌晨35点才会回来,那个时候卡妃早就熟睡了,而假日里父亲不是接着加班,就是作为模范代表,参加工厂班组组织的活动,所以卡妃从小基本上就跟独自一个人在生活没两样。
亲子之间唯一见面交流的时间,就只有早上起床后,早饭时间,作为父亲伊莱克弗·伊纳,会在早上的时候,把卡妃一天的生活给安排好,把一天会用到的买菜钱、粮票交给她,告诉她这个季节该买什么菜,最近市场上物价波动情况,会有些什么特别供应商品,例如盐、酱油、辣椒酱、番茄酱、各种罐头等,看到了要买下来备着,又会有些什么种类的菜,可能是捡铁轨来的,再便宜也不要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