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1 / 2)

第202章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犹豫了许久之后,最终顾如秉还是决定不收留吕布。

虽然很眼馋高顺以及张辽,但是白门楼上,刘备对曹操说的那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给顾如秉提了醒。

吕布狼子野心,终不会居于人下,吕布率众来投,若收留吕布,不给吕布地盘,吕布必然心生不满,若给吕布地盘,则是养虎为患。

听到顾如秉下了决定,一众文臣武将也不再争执,毕竟这件事情最终拿主意的,还是身为青州之主的顾如秉自己。

“对了。”

就在这时,管宁突然想到了什么,拱手说道:“主公,说起人才俊杰,近日我结识了一人,其人年纪虽轻,却有经天纬地之才,才能胜我百倍,愿为主公荐之。”

“哦?”

不过孟达虽然投靠了曹魏,但是之后又在魏蜀之间举棋不定,后来诸葛亮北伐,孟达又准备归顺蜀国,结果却被司马懿率兵斩杀。

但是总的来说,孟达应该还是有能力的,也算是一员大将,用肯定是可以用,毕竟孟达说到底只是为了活下来,和吕布截然不同。

不过想想也是,法正并非隐士,刘璋安排他做县令他都愿意做,可见法正不仅有入仕之心,甚至入仕之心是很强烈的。

看到管宁后,法正眼睛一亮,刚想说话,便看到了顾如秉,不由一怔,反应过来之后,有些受宠若惊的拱手道:“见过刘使君。”

“主公知道法正?”

结果最后夷陵之战,蜀军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刘备大败而归,托孤于白帝城。

在青州这一年的时间里,管宁辅佐顾如秉治理青州,将青州治理的井井有条,上下事物无一差错,管宁的才能已经得到所有文臣武将的认可。

听到这话,顾如秉眼睛一亮,无比好奇的问道:“不知是何人,幼安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见法正一眼就认出了自己,顾如秉有些惊讶,问道:“难道先生此前见过我?”

看到法正带着管宁和顾如秉进来后,孟达不禁一愣。

孟达点了点头,立刻拱手说道:“久闻使君大名,不知刘使君到来,有失远迎,还望使君不要怪罪。”

得到管宁肯定的答复,顾如秉心情顿时无比激动!

他本来以为管宁推荐的,应该也是和他一样的内政型人才,或者是一些文采过人的文人,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管宁向自己举荐的,既然是法正!

顾如秉眉头微皱,没想到答案,问道:“不知道此人姓甚名谁?”

“不知使君大架光临,未有准备,小舍简陋,恐招待不周,还望使君见谅。”

后来关羽败亡麦城,刘备兴兵伐吴,群臣进谏,刘备均不听从。

瞬间,孟达也意识到了顾如秉的身份,立刻放下竹简,站起身来,对着管宁和顾如秉一拱手,开口道:“见过刘使君,见过管长史!”

连曹操都对法正的能力如此肯定,足以说明法正究竟有多么不俗!

诸葛亮事后感慨,若是孝直尚在,定能制止主上东征,即便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绝不至于大败而归!

顾如秉目光闪烁,开口说道。

在法正的居所之内,还有一個身材健硕的青年,此时正捧着一卷竹简,专心致志的看书。

在诸葛亮看来,法正是拥有逆转伐吴结局能力的大才!

就从诸葛亮这一句话,就足以证明法正的含金量!

也就是顾如秉知道法正的才能,格外重视法正,才愿意礼贤下士,亲自来请。

“正是。”

安排妥当之后,顾如秉便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府上,只带上几个亲卫,在管宁的带领下,向法正和孟达的居所赶去。

看到顾如秉的反应,管宁有些懵逼,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法正。”

“主公,此人本是扶风人士,如今天下战乱,得知稷下学宫得以重建,所以此人和好友一同前来青州避难,并瞻仰稷下学宫。”

听到管宁的话,顾如秉眼睛不由瞪大了,声音都情不自禁的拔高了一度。

孟达之父孟他,曾任凉州刺史,当然,这个刺史之位并不是靠着政绩混上来的,而是靠着贿赂张让得来的。

这时,管宁笑了一声,开口说道:“不请我们进屋吗?”

“在稷下学宫附近,和同乡好友孟达住在一起。”

法正善奇谋,智略超群,决胜于千里之外,先是劝刘备进图汉中,阐明利害,由此刘备才率领众将,进攻汉中,和曹操之间爆发了著名的汉中之战。

按照原本剧情,法正应该是避难去了益州,但是让顾如秉没有想到的是,法正现在居然来到了青州!

顾如秉压抑住内心的兴奋之情,迫不及待的开口道:“我倒是不知道法正,不过既然幼安评价如此之高,必有大才在身,不知道法正现在人在何处?”

“好,既然如此,幼安,待会儿就劳烦你带我去见一见这法正和孟达了。”

顾如秉摇了摇头,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