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只有丹丹她们这种当妈妈的才能感同身受,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怀胎十月,曾经那么紧密的血脉相连,哪里是一句轻飘飘的“这个没了再生一个”就能弥补的。
这件事越传越广,最后连车间里的女工都在议论纷纷。
在乡下地方,婆婆们的重男轻女表现的更加明显。
大家都怕,万一这种事情摊到自家头上,那不是要人命吗?
合作社以女工居多,一时间人心惶惶,好几次生产过程都差点出问题。
丹丹她们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提出来办个托儿所,彻底解决女工们的后顾之忧。
一向抠门的老刘,这次居然没有反对,直接甩出两百块钱来筹办托儿所。
吆喝,可真够“大方”的!
不过这些钱最后竟然还剩下了。
合作社后头有个废弃的私塾,一溜七间屋子,还有个挺大的院子。院子里里面还有个茅厕,虽然年久失修显的有点破败,但整体框架还是好的。
院子现在归公社所有,连房租都省了。按老刘的说法,没向公社要补贴就很好了,房租啥的好意思要吗?
砖瓦什么的直接去砖瓦厂拉了两车,一分钱没花。
其余的粉刷修补什么的一共就花了十几块。
那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连人都没用请,几个合作社的男工人自告奋勇就给办了。
大头是家具,二十张简易的小木床和一些小桌子小椅子,连工带料一共才花了不到八十块。
让丹丹不由感叹这个时代的物价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