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靖宣走进殿内一看,那娇小少女一边拿筷子夹着羊肉涮着,一边还毫无形象地挥手招呼他过来一起吃。
萧靖宣认识这玩意儿,在民间,这个叫做古董羹。
可是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里就不会吃古董羹。所谓君子,就该一人一席,行筷不出声、不沾油。这古董羹一上,一大帮人坐在一起吃,还沾得满嘴油荤满身味道实在有违礼仪。
柳首辅早些年提出过一条儒学之理,所谓“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这些儒学大家要求灭人欲,就是吃食只能是为了生存理,若是享受便会被人呵斥。
还好他早早就去了边疆之地,虽然孤寒,却不用担心哪天自己吃顿好的,还要被人说三道四。
萧靖宣在塞北之地也是吃过古董羹的,可是他却不知道,为何颜夕的羹会散发出一股不一样的香气?
闻上去就感觉很好吃的样子。
颜夕一脸得意之色地解释道:“你保证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羹,我在这里面加了牛油底料哦。”
虽说古代早就有了火锅这种吃法,但是若是论吃,又有哪个能比得了上个世界。
所以她早给自己留了后手,把那火锅的所有秘方底料都从饭店的老师傅那里坑了出来。
为的就是防止某天被这系统丢到这一毛不拔之处。
毕竟要是没有了火锅,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啊。
也许是看颜夕吃的太香了,萧靖宣也受到了蛊惑。他不自觉地在边上坐了下来,这时才看清那圆形陶锅中间还被分开了,一边是红色,一边是奶白色的汤。
这样就可以同时吃到两种口味,他啧啧称奇,不禁顺口就赞美说:“母后可真是睿智。”
颜夕听着这一句欣慰一笑,哈,她就知道这火锅是促进人类感情发展的利器。
你瞧,刚刚还一脸不愿意叫她母后的人,现在不就立刻改口了嘛。
颜夕立马从善如流地给萧靖宣夹了一片牛肉,十分贴心而慈爱地说:“皇儿在这边关数十载,实在也是辛苦了。来!多吃些牛肉补补。”
萧靖宣刚刚一句“母后”脱口而出,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些什么。
不过他刚刚在府里的时候就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这女子虽比他年纪小,但是的确是长辈。叫一句母后没什么。
可是此刻,他看着眼前这个娇娇的女子,连男人都没有经历过,却硬要装作一副自己有儿万事足的模样,他心理建设瞬间又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