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压力来自于外部还是内部,而雷霆之力似乎正是利用规则圆球的这种稳定性,然后在圆球中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将混沌之力安插到其中,最后就可以形成真正的雷霆之力了。
而如果越是洞悉这雷霆之力的真实结构,那么在使用雷霆之力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的熟悉雷霆之力的特性,将雷霆之力的威力发挥到最极点的程度!
按照雷霆之力这种圆球结构的完整性,也就是形成这种圆球的规则程度,雷霆之力的威力也会是大不相同,圆球的外形越是规则威力越大。
因为越是规则的圆球,这个球形所能承受的内部压力就会越大,这样在圆球之中所能够注入的混沌之力也就可以越多!
最后事实就成为这样的了,威力越大的雷霆之力,反而是圆球会越少,而相对于这上面所说的雷霆之力,常笑终于认识到,其实自己今天所使用的那个霹雳球其实根本就是最低级的雷霆之力。
若是想要发挥出真正强大的雷霆之力,还需要按照雷霆之力的结果形态,塑造出来最为完美的圆球才可以!
而整个塑造雷霆之力的过程,墙壁上面的内容都说的一清二楚,首先就是需要使用混沌之力搭建出来圆球的一个基本外形!
首先将一小团混沌之力慢慢压缩,而与此同时,需要另外一些棍形的混沌之力作为支架,如此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圆球状了。
最后需要注入的自然就是混沌之力了,当所有这些步骤都完成之后,一个完成的混沌之力就大功告成。
只不过常笑按照这种方法所制作出来的第一个圆球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第一次常笑在其中注入的混沌之力明显是超出了圆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最后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了!
1299、
但是常笑倒是没有丝毫的气馁,虽然只是一次不成功的失败经历,但是常笑在其中感悟的东西却足以让常笑欢欣鼓舞了。
混沌之力可以在意念的作用之下被改变形态,甚至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变成任何形状,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很大精神力量。
再一次就是随着常笑对雷霆之力内部结构的更加熟悉,常笑所能发挥出来的雷霆之力的威力自然也会变得大的多!
常笑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的塑造雷霆之力!
第二次同样是以失败告终,因为这一次常笑所塑造的圆球明显并不足够规则,所以在雷霆之力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直接灰飞烟灭了。
第三次。。。。
不停的实验,不停的失败,最后就连常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失败了多少次,还好总还算是塑造出来了一个令常笑还算满意的圆球。
这个充满了雷霆之力的圆球并不是很大,因为威力越是巨大的雷霆之力,外形看上去应该就是越小,因为那样的话就可以在其中压缩更多的混沌之力。
不过虽然还是常笑的第一次成功,威力十分有限,但是相对于那霹雳球威力可是大出了不少。
随着常笑对于雷霆之力结构的深入了解,在常笑看来,如果从严格意义上面来说的话,其实那霹雳球根本就不能算作是雷霆之力,那只不过是将雷霆之力无比简化之后得出来的东西。
雷霆之力的塑造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距离真正雷霆之力的发挥还有着天壤之别,不过常笑倒是有自信,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之后,这种直接塑造出来的雷霆之力绝对是可以发挥出来更为强大的威力。
但是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如何将这种雷霆之力发挥到实际之中呢?
要知道雷霆之力的发动几乎只是在一瞬间之内完成,威力之大,速度之快绝对是令人防不胜防,所以呢,雷霆之力用途在常笑看来,除了最为强大的攻击手段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而如果想要雷霆之力发挥攻击力,光是了解了雷霆之力的结构,塑造出来雷霆之力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已,如果没有更深层的功法,没有可以施展雷霆之力的仙器,那么这一切明显都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因为在没有功法,没有仙器的情况之下,常笑塑造出来的这种雷霆之力可以说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用自己的双手来代替仙器?那简直就是和自杀无疑!
因为在雷霆之力发挥作用的那一刻开始,施法者自己就会首当其冲,在见识了雷霆之力的真实威力之后,这样愚蠢的想法常笑一点也没有想要去尝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