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戚继光归附(1 / 2)

王景笑了笑,大夏现在的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用高熲提醒他也知道现有的疆土已经到了极限。

神州世界眼下的顶尖王朝,一个个根基深厚,文臣如云,猛将如雨,兵强马壮,

让两个同等级的王朝相互厮杀吞并,想要分出胜负至少需要十余年。

有的时候,争霸天下的时候对手越少,一统天下的速度就越快。

如统一天下最快的刘邦,击败项羽这个最大的敌人后就成功坐上皇帝的位置,对手多了,就容易形成相互牵制的情况。

想要攻打某个势力,还要防备其他方向的势力突袭。

春秋时期诸侯国无数,用了数百年的时间相互兼并,到最后只剩下七个大国,而战国时期国家的数量少了,征战的频率加快,整个战国所经历的时间反而比春秋时期少许多。

现在的神州世界,就和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有些相似。各大顶尖王朝根基已经稳固,短时间内不会轻易覆灭。

也就是说,李唐和曹魏就算结盟,也无法覆灭东汉……除非,王景答应,三家联手一起出兵,三个顶尖王朝全力围攻,刘秀他的云台大将也顶不住。

不过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出现的。

若是东汉覆灭,李唐能夺取河内,抢占洛阳,曹魏能夺取荥阳以东的大片土地,说不定关中的西汉也会插手,从武关进入南阳。

付出全力却只得到襄阳,首先有些得不偿失,其次,李唐和曹魏分食了东汉的精华之地,必然会更加强大。

大夏王朝的军政要务,在他们面前大部分都不是秘密。每天都有大量的奏疏需要梳理……这样的权柄和地位,已经接近了三省重臣。

听到张居正的名字,戚继光笑了笑,眼神微微波动。

胡宗宪闻言大喜,拍了拍戚继光的手臂,笑道:“元敬想开了最好,眼下荆楚虽平,江西、湖广等地还不安稳,不缺立功的机会!”

秘文监可是王景身边的重要部门,里面的文吏都是遴选出来的精英,相当于后世中的秘书。

主使者是唐俭,他这个副使者主要是收集大夏的各种消息,于是李神通这些天,专门前往城内的青楼楚馆,深刻的体验一下金陵的繁盛程度。

王景刚进入皇宫,看到皇后带着皇子公主前来迎接。

能给大明保持这么长时间的忠心,已经可以了。

不过这也正常,虞允文能文能武,无论是内政还是军略都有所长。

到时候,王景又要多出两个强大的对手,尤其是李唐的李世民,若是李唐成为神州第一王朝,对方就会一跃变成争夺天地业位的强力竞争者。

大部分百姓的脸上,都挂着与有荣焉的兴奋表情,对大夏王朝也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金陵繁盛,不是北方可比啊,还有夏国的百姓,也都尽数归心……据说夏国有军民数以亿计,粮草堆积如山!如此积累,再加上众多名臣大将辅佐,也难怪能击败汉军冯异、贾复!”

声音震动,远近可闻。

若是拔尖的人才,还可以直接成为行省级的大臣。

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再座一段时间,胡宗宪就能外放,担任某个行省的布政使了。

只是,秘文监主事这个位置,让虞允文也有些震动。没有想到,王景会任命自己为心腹近臣。

在南宋,虞允文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换了大夏王朝这个平台,虞允文的能力,就能淋漓尽致的施展。

两个男子站在高一点的地方看着这一幕,神色各异。

戚继光乃是大明中后期最厉害的名将,无论是写的兵书还是练得战阵,都名垂后世,名望甚至能和徐达常遇春齐平。

他胡须整齐,相貌还算端正,听到这话忍不住的点点头。

“来了!”

王景当初利用亲卫营来提拔那些资历不够的将校,秘文监的作用和亲卫营一样,不过针对的是文官而已。

太监总管就送来了最新的奏疏,他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江陵,后方的政务军务由三省重臣处理,但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王景亲自决断。

李唐境内山川纵横,唯一能和金陵相比的大城唯有太原重镇。但太原也是军事色彩比较浓郁,没有金陵这般的兴盛繁华。

戚家军和配套的军阵加起来,防守的时候坚如磐石,进攻的时候如同山峰的滚石,更携带磅礴大势无坚不摧。

王景终于来到了前面的勤政殿,开始接管大权。

虞允文接了册封的旨意后,神色不悲不喜,平静的谢恩。

不过,秘文监主事,还有里面的文吏,官职很低。

大夏有把握得到的只有襄阳一地而已。

很快。大夏皇帝下船,在群臣的迎接和众多百姓的欢呼声中登上了御撵,车架入城,进入皇宫。

夏军战无不胜的强大印象,彻底印在百姓的心中。

唐俭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没有继续说话。

……

作为大夏的都城所在,各种政策最先颁布施行的地方,自然便是京城周边,政务省的几个大学士日夜辛苦,颁布了一条条有利于底层百姓的政令。

在历史上为了寻找靠山,他还给张居正送过海狗,写的信还自称门下走狗戚某呢。

在金陵的码头上,沈翼、谢安等人已经组织了文武官员前来迎驾,在被巡兵隔开的道路外面,有大量的百姓、士子围观。

沈翼、步骘、谢安等人也没有丝毫犹豫的把大权还给皇帝,在开始主持军政要事之前,王景先派人叫来了虞允文。

在后宫的温柔乡沉醉了两天后。

人群中除了胡宗宪和戚继光之外。

王景随口说道。

接下来他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在寻常兵卒逐渐成为辅助的情况下,各种特殊兵种会逐渐成为战场主流。

典型的位卑权重。

胡宗宪和他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是以剿灭倭寇名留青史的名臣,不过,胡宗宪可没有一个担任朱元璋亲卫的先祖,早早的就参加了科举,成了大夏的中上层官员。

“唉!这段时间麻烦汝贞兄了,夏主得民心如此,麾下兵马更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乃是天下少有的英主明君,高皇帝兵败,也是命数!”

任何有雄心壮志的君主,都不会放过招揽对方的机会。

李唐的使者唐俭,忍不住的感慨。

第一任的秘文监主事是高熲,他现在是朝中权柄排行前五的枢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