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曾风流 随宇而安 3432 字 4个月前

太后面色冷峻,不悦道:“皇子在她的课上斗殴受伤,难道不是过吗?功过不能相抵,哀家听闻救命之恩你已经赏过她了,这过错也该罚了,陛下你说是吗?”

太后威严甚重,昭明帝素来孝顺,心里虽然觉得慕灼华冤枉,但也不愿忤逆太后。更何况他也知道了,刘琛与慕灼华实在不合,若再发生这种流血意外,也非他所愿。

昭明帝此刻便点头道:“就如太后所言吧。”

刘琛见昭明帝发了话,忍了忍,还是没有再反驳了。

太后满意地微微点头,又道:“再有半月,柔嘉为薛笑棠守节也三年期满了,陛下可有了新驸马的人选?”

昭明帝道:“朕心里是有几个人选……”

柔嘉公主见话题说到了自己身上,便抬起头来,轻声道:“父皇关心儿臣,儿臣心中感激,只是父皇这样有些偏心了,皇叔也还未成家呢。”柔嘉公主说着扫了刘衍一眼,“父皇先替我们找个婶婶才是。”

昭明帝摇头失笑道:“你们的婚事都不让人省心,刚才在御书房,朕也和你们皇叔说起他的婚事,他也是再三推脱,说是没有心仪之人,怕是一个个眼高于顶。”

太后叹了口气,说道:“定王的婚事,确实是迟不得了,哀家有个人选,样样都是极好的,如果她都不能入定王的眼,哀家也想不出更好的人选了。”

昭明帝奇道:“母后看中了哪家的贵女?”

太后微笑道:“是江左名门孙氏的贵女,小名纭纭,她的祖父是元徵朝的丞相,父亲便是工部尚书孙汝。这孙纭纭也是在定京长大的,相貌文采都有美名,与定王也算青梅竹马,她今年也二十岁了,却还未婚,都说是眼高于顶,直到不久前我接到孙家老太君的信,才知道那个丫头心里偷偷喜欢着定王,却不敢说出来。”

柔嘉公主沉吟道:“孙家姑娘儿臣见过,确实是品貌无双,配得皇叔,更难为她与皇叔青梅竹马,痴心一片……”

刘衍却皱了下眉头,一脸迷惑地问了句:“孙……什么……是谁?”

刘琛嗤笑一声:“皇叔一心报国,多年来征战沙场,哪里会记得定京里那些个怀春的小姑娘,又哪来的青梅竹马?”

柔嘉公主瞪了刘琛一眼:“就你不解风情!”

刘琛哼道:“温柔乡是英雄冢,皇叔英雄豪杰,怎么会耽于儿女情长。”

柔嘉公主笑着摇摇头:“年轻人呀……”

太后看着孙子们斗嘴,无奈道:“都少说两句!”又看向刘衍道,“你既喊哀家一声母后,你的终身大事,哀家还是要操心的。这孙家姑娘你若看不上了,可以不娶,但看,还是要看一看的,就当给哀家一个面子。”

太后话说到这份上了,刘衍也只有从命了。

家宴之后,昭明帝和刘衍在花园中散步消食,笑着说起席上的话题。

“衍弟,你就真的没有成亲的念头吗?”

刘衍淡淡笑道:“以前是一心都在战场上,没有这个念头,如今……皇兄,我的身体你是知道的,不知道能活几年,又何必拖累人家姑娘呢。”

昭明帝闻言,神色黯淡了下来,轻轻拍了拍刘衍的肩膀:“你是不愿意拖累旁人,可太后是想着,让你娶妻生子,也好留个后。”

刘衍道:“臣弟明白,太后也是关心我。”

刘衍自记事起便知道一件事,他的母亲,云妃,临盆时难产血崩,舍大保小留住了他。他的父亲,元徵帝刘熙,为了云妃的死悲痛成疾,卧床不起。他自出生第一日起,便被抱到了如今的太后,也就是当时的皇后宫中抚养。听说是皇后抱着襁褓中的他跪在了元徵帝面前,跪求元徵帝振作起来。皇后出身名门世家周氏,自幼饱读诗书,端庄温柔,然而那一次,她却表现出了刚烈的一面。

周皇后跪在龙床前,哀哀切切地求着元徵帝喝药,元徵帝面色灰白,了无生志。周皇后忽然站了起来,一脸决绝地看着皇帝。

“云妃走了,陛下也不想活了吗!那这个孩子呢!他一出生就没有了母亲,难道陛下也要让他没了父亲吗?”

元徵帝的睫毛轻轻颤动,却不愿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