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岁月静好(1 / 2)

孙传庭就这样被扔到了辽东……

他会做好该做的。

从原本历史上的表现可以确定这就是一个狡猾腹黑而且说杀人时候绝对不会手软同样也知道该如何安抚将领但逼急了也敢对士绅下手总之是个觉得有必要去做就不会犹豫不绝的狠角色。

他比杨信更清楚到了辽东该如何行事。

他要的只是杨信给他一把刀最初他想的应该是让杨信特意告诉曹文诏和赵率教等人让这两人的军队在必要时候给他杀人镇压但把新军也给他那就属于惊喜了。这支新军可是被视为大明复兴禁军的希望无论朝野就连皇帝都对这两万人寄予厚望尤其是这支新军还是文官统帅的孙元化举人出身那也是文官中的一员江南世家中的一份子。

总之对此他很满意。

剩下就是看他敢不敢放手杀人了。

而杨都督接下来准备他的婚礼……

其实也没什么可准备的。

杨都督是一个清正廉洁而且勤俭节约的人至今在京城就一个小院子可以说是家无余财搜遍他那个小院子也找不出超过五千两银子从不讲究奢华就连奴仆都没有几个……

好吧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总之一个像杨都督这样的官员怎么可能搞奢华的婚礼。

而且方从哲也不同意方首辅同样是清正廉洁的在如今各地不断遭灾的情况下要带头不搞奢华。

于是就这样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一场普普通通的婚礼之后已经跟杨都督在床上滚成老夫老妻的方汀兰正式变成了杨夫人成了他那栋三进小宅子的女主人。然后结婚不到半个月杨都督就公然纳妾再把官方身份已经变成寡妇的黄英收入后宅再加上之前的小喵和这次带回来的那个婉儿杨都督也过上了一妻三妾的腐朽生活。

同样杨都督的财富也骤然膨胀。

因为杨夫人带回来了之前挂在方家名下的所有资产。

一家目前完成大半个大明布局的钱庄最远的分号已经开到了成都整个钱庄掌握近千万两的存银不过这些银子并不在京城而是储存在新城的那座棱堡要塞里面。一家同样完成大半个大明布局的商号业务范围无所不包实际上就是与钱庄互为依靠在各地搜刮钱财目前最大的业务是粮食从四川贩运粮食到北方。

兼营杨信制造的其他东西

甚至包括农垦。

这些商号雇人在地方垦荒然后种地瓜用来酿酒再把酿的酒就地出售甚至包括把地瓜干磨成面粉直接出售反正背靠着方家和杨信为靠山这些商号在地方尤其北方各地还是很有势力的。杨信的目标就是在各地尤其是那些干旱缺水的地方不断以商号进行垦荒种地瓜酿酒一旦到了饥荒时候就把这些地瓜转为救荒粮。而一旦有过一次地瓜在别的作物产量锐减情况下还能保持足够产量的表现那么当地人肯定会跟着种。

毕竟他们都看到了这东西价值。

尤其是陕西。

关中的沃野良田早已经成为过去。

这时候的关中除了引泾河灌溉的白渠还能略微发挥点作用曾经那些灌溉关中大地的水利设施全都已经湮灭于历史。

除非杨信有能力将关中八一的办法就是推广地瓜用这种作物的天然优势缓解即将到来的饥饿时代虽然地瓜盛世的确很羞耻但目前这是最现实的选择。不仅仅是关中实际上北直隶山东河南这些地方统统都要全力推广地瓜但土地控制在士绅手中杨信目前还不具备掀桌子的能力。

那就只能商业屯垦。

以商号在各地雇人垦荒北方未开垦的荒地还有不少目前整个北直隶加起来就五千万亩而现代河北的耕地近亿。

也就是说还有一倍的开垦潜力。

而这里面不用多了只要有一千万亩甚至一百万亩能够开垦出来种地瓜也是一个巨大的救荒粮库今年杨信在天津垦荒区的收获高达一百万石谷这些稻谷脱壳后作为余粮卖到京城的大米直接把京城米价拉回一两内。虽然天津这样的地方很难有第二个但地瓜的商业屯垦产量依旧会大幅拉低北方的粮食价格。

这就可以了。

反正在北方那些士绅掀不起风浪。

杨夫人为杨家带来的就是这两块而杨信自己的就是目前已经增加到三十万亩的天津垦荒田另外凤阳的垦荒田也超过十万亩只不过后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足够收益。那里的垦荒田以玉米地瓜为主产量在养活那些山民之外剩下的数量并不算多都加工后就地出售但那些山民的确吃饱饭了。

除了土地之外就是工厂。

最大的产业仍旧是渔业和水产加工。

而且已经搞出了铁皮镀锡毕竟东欧两百年前就有而现在欧洲各国也在努力搞自己的马口铁。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