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这种问题的关键也就是不能雨露均沾。
但如果有能力一挑二甚至一挑三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第二天杨佥事神清气爽地起来时候黄英和小喵就已经亲如姐妹了当然杨信没兴趣管她俩之间的战斗友谊这家伙堪称马不停蹄地为天启解决下一个问题。
内阁大堂。
“诸位阁老。”
杨信看着对面一片毫不友善的目光。
“韩阁老您不给介绍一下几位新阁老?”
他紧接着对韩爌说道。
这时候阁老有点多除了韩爌和刘一燝还有何宗彦朱国祚和史继偕都是泰昌下旨召回然后天启没有改变替他爹把这些家伙弄来的加上首辅方从哲目前内阁六个大学士这不是最高纪录原本历史上天启三年骤增到九个大学士这座内阁大堂人满为患。
何宗彦是江西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当初保太子的主力。
朱国祚是浙江人万历十一年状元泰昌的老师。
史继偕是泉州人万历二十年榜眼他还是万历封的大学士只不过接到任命的时候万历已经死了他回家后请辞但泰昌坚持后来天启也象征性催了一次他是刚刚赶到京城的。
“都是三朝元老啊!”
韩爌介绍完之后杨信感慨道。
三朝元老们全都默默看着他这意思就是他有屁快放。
这五个全是老狐狸没兴趣跟他扯淡而且这五个里面四个亲东林也就是史继偕算中立但在这种原则问题上还是站在东林一边毕竟杨信是文官和士绅的公敌朱国祚虽然是浙江人但却是嘉兴而嘉兴就是东林党势力范围了尤其是在杨信刚刚害死一个嘉兴籍状元的情况下这个老状元更是瞅他就来气。
“那我就直说了。”
杨信略微尴尬地一笑说道。
五只老狐狸继续沉默半圆形围着他一个个视若无睹。
“首先高攀龙必须死高顾两家必须抄家。”
杨信说道。
依旧是一片沉默。
反正五个老狐狸不出票拟那天启就只能自己发中旨皇上发中旨就会招来各地一片反对毕竟这不合规矩就算高顾两家依旧被抄他们也是被阉党陷害冤枉的各地仁人志士不会放弃为他们仗义执言。但内阁发这份票拟就代表着东林党的正式认输代表着文官系统接受了皇帝的彻底压服他们这是最后坚守的阵地这里的屈服代表了皇帝的完胜。
“诸位阁老沉默是没有用的如果你们不出票拟那么这件案子也就无法结束杨某还会继续去江南继续侦办此案我会做什么想来诸位都已经很清楚了。
何必呢?
何必要闹个两败俱伤呢?
叶台山已经进京接下来我们会做什么想来各位已经知道。
有什么条件咱们可以谈但这种拒不合作的态度就不好了你们都是三朝元老不至于像小孩子一样赌气吧咱们都是成年人为何不以成年人的方式讨论问题呢?”
杨信说道。
“杨佥事真想谈?”
韩爌说道。
“当然开诚布公地谈。”
杨信说道。
“第一锦衣卫不得无驾贴随意逮捕。”
韩爌说道。
“不行实际上陛下刚刚允许锦衣卫遇上突发案件可以先行逮捕然后回京补签驾贴。”
杨信很干脆地回答。
这倒是事实再说他已经开了这个头天启允许不允许都开始了剩下只是依照这个惯例就行而且这个驾贴批捕也不合理像那些突发性的案子锦衣卫也不可能有功夫签驾贴。话说连地方上巡检逮捕一个人都没有锦衣卫这样的限制县官逮捕人更是自己写一道拘票就行到了锦衣卫逮捕人却还得跑到刑科去签什么驾贴。
过去甚至还得准备好一大堆材料就跟去检察院申请批捕一样。
甚至连拘留权都没有。
这锦衣卫当的也太憋屈了。
“杨佥事这就是谈的态度?”
朱国祚说道。
“既然是谈当然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要是全都同意岂不是成了你们单方面的下命令?这一条我方不同意不过我可以承诺尽量不屈打成招至少不会把人打得跟汪文言一样。”
杨信说道。
他对严刑逼供还是持保留态度。
无论科学还是各种实例都证明被打成汪文言那样还不招供的那基本上也就不会在意什么酷刑了对于这些必须采取其他手段好在大明朝法律漏洞实在是太多像这种人的供词其实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获得。
杨信是遵纪守法的好孩子但钻法律漏洞也是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