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算查明是无辜者锦衣卫也没有对受刑者赔偿的习惯。
没打死就不错了。
赔偿这种事情简直做梦。
这样肯定会有有钱人掏银子先把自己保释出去避免了被锦衣卫给打残虽然很大一部分会被贪墨但终究还是会给皇帝增加一笔收入。
而且这个制度不会影响穷人。
锦衣卫闲得蛋疼了也不会没事去抓那些指定掏不出保释金的至于会不会有锦衣卫为了银子故意陷害无辜这个就不关杨信事了反正他知道这个办法能给天启创收。而且创收数量不会太低比如说京城那帮勋贵们话说李自成能榨出七千万锦衣卫能时不时构陷一下榨出七十万也行啊。
反正天启只要银子。
而且大明目前的税收真撑不住辽东那转眼两千万没了的无底洞。
杨信还想接下来哄着天启减辽饷而原本历史上这笔税收是逐步加的想要变成削减除了在三大殿上省钱保证辽东局势不糜烂逐步增加工商业税收之外还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天启的横财收入。抄家这种事情必须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不能天天搞天天搞总会出乱子的但如果不抄家仅仅是制造案子把人抓进锦衣卫然后让人掏保释金这个就不会出乱子了。
当然干这种事情的人会拉仇恨。
但好在杨信就不怕这个而且也不会是他亲自经手。
要干这个也是田尔耕和许显纯这种小事还用不着他动手。
实际上还有一种更有效但相对来讲更不要脸的。
也就是卖官。
不过这个天启不一定能干毕竟还是有些丢人了但也不是真不行实际上九千岁一直就干这个只是不公开地干而已那些通过他的门路获得官职的本身就相当于买官九千岁和天启之间又没有钱财之分九千岁无论捞多少钱最后还是得给天启堵窟窿。
但九千岁这种非正式手段终究还是不如咱大清那套制度化卖官有效。
当然这种手段只能是想想。
毕竟副作用还是很大。
好在今年还不算太紧张只要再把盐商这一百万到手那么今年天启就不需要在辽饷上动心思了。
去年太仓银库共收到五百八十万这就是户部能够动用的税收包括了加征的辽饷而支付给京边也就是宣大蓟辽等地加辽东战场的军饷是六百一十万缺口不算太大。明朝税收谈别的都没意义因为税收给地方的都不会进入太仓银库同样地方驻军费用也是地方解决比如福建水师就是直接拿月港关税。
包括给藩王的。
比如广西税收不够养活靖江王和全省官员就直接从广东调关税。
户部真正能见到的钱就是太仓银库的。
五百八十万就是去年户部能够动用的但这笔银子连户部直接支付的这几个战区军饷都不够。
这样就必须皇帝掏腰包。
今年肯定还是入不敷出最后还得皇帝掏部分杨信现在就是努力给天启四处捞这笔银子否则他只能加辽饷。
毕竟皇帝还要修三大殿。
然而……
“二十万两!”
郑之彦骤然惊叫道。
“呃这个数字是谁定的?”
杨信回头问道。
“回佥事这是卑职经过严格计算得出的数字郑家目前财产粗略估算超过两百五十万两这里有郑家所有产业的清单另外还有他们每年可以在盐业上获取的利润。”
那锦衣卫赶紧把李知府和王好贤共同制作的清单递给杨信。
“你们倒是有心了!”
杨信满意地说道。
郑之彦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夺过这份清单愕然地看着。
“杨佥事这是假的小人只不过是一个平常盐商又不是那些世家大族如何来的如此家产?”
他哭嚎着。
“郑生员看来你还不明白啊!”
杨信叹了口气。
然后他拍了拍郑之彦肩膀站起身向外走去。
“这里交给你了!”
他对那锦衣卫说道。
郑之彦愕然地看着他们然后就在这时候他的视野中出现一队荡寇军士兵而他们手中抬着的赫然是一件件阴森恐怖的刑具而里面最醒目的是一套夹棍……
“杨佥事十万十万两!”
他惊恐地嚎叫着。
杨信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就那么昂然地走了就在他走下城楼的时候头顶蓦然传来一声惨叫不过杨佥事对这种事情没兴趣关心他紧接着上了马……
“走去找个画舫清倌人今晚爷要用强!!”
杨佥事兴致勃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