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就这样制造了一场声讨李家罪行的狂欢……
检举的人堪称络绎不绝。
一个几十年积累近五百万两家产的人是白莲花?
简直开玩笑!
人命案子几十条那是起码的过百毫不稀罕走私贩私盐偷税漏税强取豪夺什么都少不了私通建奴也是必然的勾结水匪海盗那是很正常。
这个时代积累起如此财富那就没有真正干净的。
李家或许没有那些恶贯满盈的士绅一样坏。
但也不可能奉公守法。
这东西就是说不说开的问题不说开大家都会无视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其他那些士绅同样也在做杨信算起来还是贩私盐起家的呢!说到底这就不是一个奉公守法积累财富的时代这种事情就是扒不扒的问题一扒都是屎如果没有这些青虫来搞事情杨信也没兴趣难为一个死人。可现在既然青虫们跑来把李三才美化为忠臣义士那就别怪杨信给他们把忠臣义士的皮扒了让原本只是一个谋反罪的李三才再加上无数罪名。
他对面的鹿正看着恍如狂欢般检举李家罪行的本地百姓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拂袖而去。
而那些青虫则慌了。
他们一个个手足无措地看着李家的一桩桩罪行被翻出来就仿佛在他们前面的牌位上不断泼上一层层黑色污垢很快这块牌位就已经散发恶臭了他们试图反击可他们想出的李家善行在汹涌而至的一项项恶行面前瞬间崩溃。
甚至就连这些善行的本质都被扒皮。
乡里乡亲谁还不知道谁啊!
杨信就这样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场狂欢而他身后的李家依然在清点的财产。
很快清点完成。
“白银一百一十二万两黄金四万两。”
杨信看着清单说道。
“他真有钱!”
然后他抬起头对一旁的左佥都御史王德完说道。
这也是东林党干将。
国本之争时候挨过廷杖的泰昌继位重新被启用但没赶上泰昌上个月天启继位之后才到然后被吏部上奏任命为左佥都御史目前都察院在京的他算二号人物左都御史张问达主管都察院但右都左右副都御史这些都是各地督抚顶着。
“说的就像杨同知自己家无余财一样李家世代经商有些家业何足为奇?”
王德完冷笑道。
“看来子醇公也是有钱人一百多万两都何足为奇不知道要是锦衣卫也抄子醇公家是不是也能超出个不足为奇的数字当然像子醇公这样公忠体国的老臣怎么会被抄家杨某也就是开个玩笑而已。”
杨信说道。
王德完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然后他身后那些御史们一个个傲然离去……
至此这场围绕李三才的斗争算是告一段落了李家抄出的一百一十二万两银子和四万两黄金紧接着被杨信运进皇宫。
至于天启如何处置这笔巨款这个就不关他的事了。
然后是李家产业的拍卖。
这项工作同样迅速完成到十一月底的时候杨信已经把一百万两拍卖所得同样送入皇宫虽然御史跟疯狗一样弹劾拍卖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但天启全都置之不理……
杨信给他带来银子就行了。
大明朝此前所有抄家记录有哪个能像杨信一样抄出几百万?
总之杨信在短短三个月里给天启增加了三百多万两的收入这笔巨款尽管不能弥补泰昌撒钱的巨坑但至少让天启手头自由了很多或者说不用太过于看文臣的脸色了。同样这也让文臣的忍耐到了极限毕竟这样的饕餮盛宴中他们根本没有得到什么然后文臣们也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这个恃杨行凶的小皇帝的不满……
“辞职?”
杨信愕然地看着天启面前一堆奏折。
“这些老东西在威胁朕!”
天启怒道。
辞职准确说是集体辞职。
兵部尚书黄嘉善礼部孙如游户部李汝华工部王佐一起辞职。
不过这四个都不是东林党而且年纪的确都很大了所以他们不一定是威胁天启更有可能是吓的毕竟这战火愈演愈烈他们这些老家伙完全没有必要被卷入这场战争。一边是雄心勃勃恃杨行凶的小皇帝一边是掌握天下财富的东林党他们都一把年纪了何必搀和用这种方式既可以退出战场又可以向天下士绅展现自己不与阉党同流合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