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回来(1 / 2)

肖言以前在东北农村居住过一段时间,曾亲眼见过别人是如何修建火炕,所以这次火炕修建的非常成功,并未花费太多时间。

自从得知太子殿下要镇守此地,且此地冬天来得特别早特别冷后,肖言便想到了这个寒冷东西里保暖御寒的‘神器。’

林公公摸了摸暖烘烘的床面,眼睛放光道:“没想到床还能这样修,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晚上冷醒了。”

“不过,这火炕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我们怎么用它来赚钱?”这东西再好,他们也不能组建人手去挨家挨户推荐修建吧,殿下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肖言早已经想好了,他道:“你最近不说收了许多拜帖,有没有各大商会的?”

林公公点头道:“自然有的。不过殿下不在,我只是收着,不敢做主。”

肖言摊摊手道:“特殊时期特殊处理,既然府里没钱了,我们要懂得变通,我们找各大商会谈谈。”他拍了拍温热的炕面斩钉截铁道:“这东西,他们肯定感兴趣。”

林公公还有些迟疑,毕竟殿下不在,他不敢自作主张,可想着府中银钱不多,最终还是拿着拜帖去请人了。

于是许多时刻注意着太子新府邸的人发现,几天闭门不见客的太子府突然有了动静。

自从太子殿下的大军驻军天堑城后,随着几千被蛮人抓走的难民出现在城外,那些霸占了天堑城附近百姓土地房产的官绅土豪心中顿感不妙,太子殿下貌似冷酷无情,连传旨太监说杀就杀,一点也没有废话的意思,有些胆子小的想偷偷把土地还回去,可被领头的人给阻止了,他们想再观望观望。

因为太子殿下虽然在城里买了府邸,可似乎人并不在城中,也没有召见各位官员议事,而是一直在城外军中整顿军务。

似乎对管理这方土地并无兴趣。

以县令为主的势力,心中有了猜测,是不是太子殿下根本就不想管这些事。

可是城外的流民聚而不散,每日都有士兵送吃食过去,也没有把难民交给天堑城的县令接管的意思,也不准任何人接近。

就在县令他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有些难民出现在了城中,这些人因有亲戚或者熟人在城中生活,所以前来投奔。从这些人口中,县令他们得知,太子殿下要把难民放回原籍,土地也会从新分配。

得知这一消息,以县令为首的几位官员顿时慌了,一边送拜帖求见太子,一边找门路疏通关系,一边销毁证据。

就在他们猜测太子会如何给难民分配土地的时候,太子买的府邸传来了新的动静。

没有召见各位官员,也没有召见武将,而是召见了那些满身铜臭味的商人。

难道太子真的没钱了?

有心之人派下人去查看,几个时辰后,下人回来禀报说东西南北四个商会在天堑城的管事都被请去了,进去的时候满脸凝重出来的时候各个脸上带笑。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天堑城突然出现了一批专门给人修炕的泥瓦匠,那些人走街串巷介绍他们火炕的好处,说的天花乱坠,眼花缭乱,总之一句话,只要冬天在炕上睡觉,再也不用担心一早起来发现人都冻硬的场景。

别看现在天气温暖,气候如春,但是要知道再过一个多月,北方的寒气袭来,从夏季到冬季几乎只是一夜之间,冰冷的白雪将会覆盖整个天堑城。

要是真有可以抵御夜夜晚晚寒冷的火炕,真能使得人不用煤炭就能保暖的设备,这可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短短几天,在见识过泥瓦匠修的土炕后,整个天堑城的百姓都激动了,各大商会组织的泥瓦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订单如雪般飞来,虽然因为太子府的干预,商会们想要借机敛财的想法破灭,且工人也必须从难民中挑选,定了一个普通老百姓也能接受的价格,利润并不高,但耐不住量多啊,就这几天的订单,能抵得上他们商会一个月的利润。

商会这边赚了钱,太子府里的肖言也数着钱,林公公满眼都是星星,对肖言佩服至极。

肖言没有插足商会的运作,他只是把人请过来,然后把火炕展示给老奸巨猾见识多广的商会管事们看,后面的事情便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不过一开始,各个商会们想借此机会搭上太子的船,纷纷表示分一半的利润给太子府,肖言直接给拒了,只是说道:他是转让技术,他们太子府不参与也不负责商会购买技术后的一切运转。只是价格不能太高,且用工先从城外难民中挑选。

不过林公公还是非常可惜道:“听说就天堑城几天的订单,商会便已经回本了。要是我们参股,这钱还不是源源不断进来。”

肖言喝了一口炖的浓郁鲜香的鸡汤,微微摇头道:“殿下不在城里,我们还是低调点好。”

林公公说起这,愁眉苦脸道:“已有十日不见殿下回来,你说,不会发生什么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