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2)

花簌簌与柳扶风二人惴惴不安地来到最近的村庄里,本是急迫地想找大夫瞧瞧,但是那村庄坐落在山间,人烟稀少,鲜少与外人想通,所以唯一的大夫平日里只能治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偶尔还要为村里的牲畜瞧个病,二人得知详情后还是放弃了这打算。

同他们说话的沈家婶子见二人衣着打扮不似凡俗,又很是狼狈,便好奇问了一嘴,待得知二人落水落魄于此,便热心肠地邀请二人去家中用膳。

“同我客气什么,出门在外谁没有个难处呢。”

沈家婶子说完便从厨房内端出了两碗面,虽然只是素面外加几根青菜,但是花簌簌还是通过阵阵飘来的香味里闻出了猪油的香味。

真的很好吃!

这面的味道打破了花簌簌有生以来对素面的印象,再普通不过的佐料,就算除去增加香味的那一点猪油外,也是极美味的,入口即化的面以及鲜美的面汤,一口下肚满口留香,点睛之笔便是那几颗脆生生的青菜,很是解腻。

“沈家婶子,你这手艺太绝了,去度城内卖绝对能卖上三文钱一碗。”

沈家婶子得了夸奖立即喜笑颜开,她的手艺是村里人尽皆知的,以往要是村里谁家有人过寿什么的,都会请她去,“粗茶淡饭不嫌弃就好。”

花簌簌一碗吃完肚子已然鼓起,转头看身旁慢条斯理、举止优雅地吃着面的柳扶风,挫败地在心中叹了口气,跟柳扶风比她刚才那吃相简直就是狼吞虎咽,一点都不闺秀啊。

花簌簌单手撑着下巴颓然地看着柳扶风,越看越觉得赏心悦目,越看越觉得自己无用,学了那么久的规矩礼仪,一到紧要关头就会忘,果然优雅是浸入骨子里的神韵,不是她们这些半路学个形貌就能学成的。

柳扶风咽下最后一口面,放下筷子后才问:“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花簌簌心虚地转过头看向沈家婶子,刻意忽略柳扶风打量自己的眼神。

沈家婶子待二人用完饭后从里屋拿出了两套干净的衣衫递给了二人,“这套衣衫是我从前做姑娘的时候穿的,我现在这个年纪穿有点不太合适,变送给姑娘你了,我瞧着你的身量也同我差不多,应当是合适的。”

花簌簌仔细观察了沈家婶子身上的衣衫还是打过补丁的,所以能拿出这套半旧的衣衫已然是非常慷慨心善了,她心头动容,想着离开前将那枚用来防身的发簪留给她,也好稍作报答沈家婶子。

说完,沈家婶子又拿出另一套递给了柳扶风,“这是我做给我家那杀千刀的衣服,还是新的,这么多年也不舍得扔了,本想给家里那猢狲改小了穿的,他还不乐意,留着也是浪费,便也给你了,你别嫌晦气。”

沈家婶子的话虽然隐晦,二人还是听明白了,沈家婶子的夫君早就离世,这么多年是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多谢,沈家婶子收留我们二人已是叨扰,如今这般我们二人更是过意不去了。”柳扶风当下便作了个揖以示感谢。

“使不得,如果你们觉得过意不去的话,不如教我那个猢狲写几个字,我家猢狲一直闹着要去城内上学,可我……”

“应当的。”

沈家婶子得了柳扶风的应允,欢田喜地地跑去古老爹家抓猢狲回家。这古老爹就是村里的“大夫”,因为懂医术也就多认识了几个字,猢狲每每缠着古老爹学认字,为此古老爹没少在她面前念叨。

沈家婶子知道这些有钱的公子小姐从小就学着读书写字,如今怎么也没想到两碗面两套旧衣衫就能换来一个上好的教书先生,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沈家婶子就提着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童赶回了家,她虽然看着纤瘦,但是能轻而易举地提溜着小童的领子还不让他挣脱掉,想来力气不小。

“柏儿,快跪下,娘给你找了个教书先生,这两天能学多少就看你自己本事了,以后再敢为了这事挤兑我,仔细你的皮。”

柏儿本气极,每次沈家婶子都用这种不体面的方式拽他回家,但是一听到教书先生的时候,他一改怒颜,瞪大了眼睛瞧着柳扶风。他仔细打量着柳扶风,即使此刻他穿着粗布麻衣,但是那气度和仪态与以往他看过的所有人都太不相同了,即使娘亲不说,他也能一眼就认出柳扶风是识字的。

“先生在上,受柏儿一拜。”

柳扶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生生受了柏儿的这一拜,见柏儿还要继续磕头,他立即上前扶起柏儿,说:“我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你能学多少便要看你的资质了。”

柳扶风欣赏柏儿在困境下也要求学求知的心,也不再耽搁了,当下便问柏儿如今认了几个字,家中有没有笔墨或是学字的书。

柏儿平日里都是跟在古老爹屁股后头学到一到万的数字,还有些简单的药名诸如三七、苍术、白芍、当归类的,沈家婶子不舍得给他买笔墨,平日里柏儿都是用树枝在地上练字。

柳扶风早就猜到这家中没有笔墨,便也跟着柏儿一样捡了根枯树枝当做笔用,细细听柏儿说过后,他暗自吃惊,没想到柏儿跟着古老爹还学了不少字,若是再多认识百来个字怕是都能去城中当个账房学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