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2)

皎皎生香 喵晓镜 3538 字 4个月前

因是宫宴,与会者众,年轻的娘子们尤其热闹,三两凑在一道或凑趣。女郎们手中握着羽扇,遮着脸,悄声聊着今儿那位宴席的主角。

短短一日,戚摇光的功绩已然传遍了整个建邺城。

新帝年幼,眼见着就是亲政的年纪了,可郢朝边境频频遭扰,这些年没一个年节过得安生,而云州乃是郢朝最重要的一道抵御外敌的关口,战事连绵数年,难分胜负。

而数日前的一场大战中,主帅受刺,军队无首,敌军势如破竹地连攻三座城池,眼见云州将失,忽地横空出世一位将领,在他的带领之下,郢朝军队重整旗鼓,反败为胜。

这样骁勇的救世英雄,竟只是个年方弱冠,又剑眉星目的年轻人,女郎们都还是思春慕艾的年纪,又怎么能够忍得住好奇。

众人说着话,无可避免地说到了戚摇光,人群之中,不知是谁,低低地说了声:“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只可惜,这位戚将军,在去年就迎娶了还在昏迷之中的明华长公主,乃是正儿八经的驸马了。戚摇光背靠楚国公府,相貌才干无一不出色,偏偏娶了声名狼藉的明华,又怎么不叫人可惜。

忽地有人笑说,“大家在聊什么?”

众人猛地回头,见是淑华长公主过来了,连忙见礼。淑华长公主笑着摆摆手叫众人免礼,旋即有意无意地笑道:“我方才,好像听见了你们说定北侯之事?”

皇帝赐爵之事已然成了板上钉钉,众人如今私下里也都不再唤戚摇光将军,听淑华长公主开口,众娘子顿了顿,倒是纷纷说了:“倒也没什么,之事这两日定北侯回京后,尚未在旁人跟前露面,我们便说这位驸马是何等风采,方才配得上明华长公主那般的美人儿。”

听见了这话,江清颖面色稍僵。

白蕙兰这些时日同这个表妹相处着,已然渐渐知道了她的脾性,知道她处处要同明华长公主对比。论家世出身,淑华虽为继后之女,同元后略差一着,却没有容貌一道上差得离谱。倒不能说淑华长公主不美,她自然也是个娇媚的美人儿,可同明华长公主一比,便是萤火与皓月,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白蕙兰忙道:“话可不能这样说,戚将军是男子,又非以以色事人的女子,自然是要看才德品行的。”

淑华满意地颔首道:“此言不差。”

这一句话既是踩了江清月的才德,又暗讽她以色事人,旁人都听出来了,面面相觑一会儿,机灵的人已然笑着附和了起来。

一个是无实权的长公主,另一个的亲娘却正摄政,傻子都知道这会儿该捧谁。

还有人道:“昔日少闻明华长公主提起自己夫婿,定北侯驻守边关一载,二人只怕生疏呢,外头传闻却说两人恩爱,也不知是真是假。”

淑华笑了笑,说:“是真是假,一见便知。”

未几,便有婢子们来叫几人入席,待得众女入席后,今日主角方才姗姗来迟。

传报太监高声道:“明华长公主、定北侯到。”

席间众人也都纷纷议论着明华夫妇,自然也对其充满好奇,听了传报,纷纷抬起头去。

两道水蓝色身影携手而来。明华长公主少显露于人前,听闻她久病初愈,如今看去,面带三分倦色,却不减容光,水蓝色一身衣裙,娉婷若六月风荷,说不出的体态风流,缱绻动人。

她身侧之人生得身姿挺拔,剑眉星目,若说长公主容色皎皎如月,那定北侯便灿若星辰,二人齐来,恰如星月交辉,将满堂众人衬得黯然失色。

如此才貌相配的二人联袂而来,一时室内寂静无声。方才对江清月夫妇颇有微辞之人,如今竟不知是为容色所摄,还是为二人的默契所惊,一时无话。

还是皇帝打破了沉默。年金十三的嘉宁帝笑眼弯弯,招手道:“皇姐,来,坐朕边上来。”

这等宴席上的位置,自然是离皇帝越近,越是显出地位非凡,连带着连戚摇光都沾了光,坐在了最上首。

淑华同她坐得近,神情僵硬,不住地去打量明华。明华却自入席后目不斜视,只是低头同戚摇光说话。

戚摇光道:“公主今日送来这水蓝色衣裳,便是为了能与我一同穿着?”

江清月面上带了三分笑意,旁人瞧来,却是小女儿姿态,她压低了声音道:“他们都想瞧我们不合,我们便要做好天作之合。”

她一面说着,一面抬起眼来,去瞧了瞧白瀚的座位。出人意料的是,白瀚的座位离孙太后极近,倒是比孙家的人还近些。今日与会者,以各家年轻郎君为主,女眷倒是来得少。皇帝年幼,中宫空悬,这位置自然只能由着是太后定夺。

宴会开场,皇帝说了不少的场面话,后头的自然有人来捧,太后见状,便笑道:“明华才出病中,便赶上了驸马回京,果真是个有福气的,如此哀家也能放心了。”

她到底是一国太后,即便是如何对明华夫妇不喜,这会儿也不会显露在面上。

可边上的淑华却不如此。她笑吟吟地向戚摇光敬了杯酒,道:“上回在宫中见到侯爷,今日一见,风采不减。”

这话叫旁人听了,只是摸不着头脑。难道这淑华长公主同定北侯是旧识么?

两位长公主不和的传闻甚嚣尘上,如今有心人听了,便纷纷交换着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