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从宁说:“我这边选好了,后面就要给请柬写字了。”
“拿回来我们一起写。”
“这个嘛……”
冯京墨不善地看她,“怎么,嫌我写字丑?”
“那倒也不是。”冯京墨的字肯定是不算丑的,但是要说多好看嘛,也说不太上,而葛从宁的字,也就清秀而已,“总归是要拿给外人看的,当然越正规越好,我觉得爸爸们写字都不错,不然,拜托他们一下?”
冯瑛腾闲来没事就爱自己动手写写毛笔字,冯家还在的时候他还收集过古董字画,是个玩家,葛明军本身就爱练字,一手钢笔字也写得很不错。
冯京墨叹气,以前也没有人提前和他说要把字写好了,以后可能在自己的婚礼请柬上用得上,这下居然被嫌弃了。
“行吧,你拿给他们,他们肯定愿意帮忙。”
葛从宁笑,“那好,等请柬全部拿来了我就拿去。”
☆、第52章
大年三十的当天,高山疗养院里也张灯结彩,布置出了浓烈的节日气氛。张姐的亲人在几年前就移居国外,张姐自己膝下没有子女,像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照顾葛明军的钱姐都提前几天回老家去了,她还在。
葛从宁和冯京墨去接冯瑛腾,除了一起吃团圆饭以外,还要带着两位父亲到a市郊外新开的度假村去住几天。那个度假村市冯京墨曾经合作过的生意伙伴开的,去度假顺便也是给凑一个人气。
冯瑛腾听度假村有鱼塘,说什么都要把自己的钓鱼竿带上,冯京墨再三说不用,那边有现成的,冯瑛腾摇头,他就喜欢自己的那一套。
葛从宁说:“就让爸爸拿上吧,放后备厢也不麻烦。”
葛从宁在背后拉冯京墨的袖子,让他不要再阻止,挨在他耳边轻声提醒他:“那套钓鱼竿是你出差给他带回来的。”
葛从宁这么说,冯京墨才想起,去年冯瑛腾六十九岁生日,他人在外面,赶来不及。但知道冯京墨除了写毛笔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垂钓,找了一家专门做渔具的老店,订做了这套钓鱼竿。
冯瑛腾喊:“冯京墨,进来帮我拿一下,一段时间没用被放到上面去了。”
“来了。”
冯京墨进杂物间帮冯瑛腾那钓鱼竿的时间,葛从宁和张姐聊天,得知她今天没有别处要去,要留在高山疗养院过春节,便邀请她说:“张姐今天就和我们一起回去吧,和我们一起过年,人多也热闹。”
“那哪成,你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我一个外人去凑什么热闹,不去不去。”
葛从宁笑:“张姐,您哪算什么外人啊,你也算我们一家的啊。”
不同于照顾葛明军的钱姐是后来进疗养院专门请的,张姐早前就在冯家工作,冯京墨十多岁的时候张姐就在他们家,冯家没有了后张姐离开过一段时间。但没多久因为冯瑛腾需要照顾,张姐又回来了。总之是冯家风风雨雨几十年都有张姐的身影,不说葛从宁,冯瑛腾和冯京墨两父子也不把张姐当作一般的帮佣看待。
张姐说:“小宁你能这么说我就很高兴了,我知道你们是心疼我,不想让我一个人在过年的时候还冷冷清清的,但是我留下来也不是孤孤单单的,这疗养院里啊,还有好多同事啊,病人啊医生护士是不回家的,我和他们聚在一起过年,也挺好的,就不去打扰你们了。”
葛从宁还要再劝,张姐阻止她,“而且,我姐姐家的儿子过年这几天要回国,我也不是一直都在疗养院,我侄子早就打电话来说了,让我等着他,他接我出去玩几天。”
“那好吧,张姐。不过,这个您得收下,算是我们给您的新年礼物,一点心意。”葛从宁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放到张姐的手里。
“哎呦,是我应该给你们小辈压岁钱的,怎么到是你先给我了。”
红包从手感上来看就不薄,冯家以前就有过年给这些在家里工作的人包红包的习惯,张姐也就不推辞,只很开心地道谢。
葛明军是早就在车上等待,见他们来了,冯京墨绕到背后放钓鱼竿,冯瑛腾坐到后面来,葛从宁坐到副驾驶,等冯京墨放好东西上了车,嘱咐地问一句“安全带系好没有”,葛从宁从后视镜里看,点头说:“行了,走吧。”
冯京墨看着她笑了笑,启动车辆。
他们的年夜饭是定在酒楼里,预备先吃饭再回家。
路上葛从宁说:“爸。”
她这么一喊,两个爸都应声。冯瑛腾和葛明军面面相觑,不知道葛从宁喊的是哪个爸。
葛从宁笑,说:“爸,房间收拾好了的,但是不太大,你们先将就着住一个晚上,明天去度假村,那边的房间就大多了,也舒服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