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2 / 2)

谁是谁的缘 一周三连 2965 字 4个月前

葛从宁:“哦?你听出什么来了?”

葛从宁听到冯京墨办公室的单人黑色沙发绒布和西装布料摩擦的声音,在电话中,通过电流的打磨,更像砂纸擦擦,搔着靠近喇叭的那只耳朵,好似呵痒。

“你这是在怪我,怪我只顾工作,没有时间陪你。”

他不说不觉得,这个季节确实没回过a市这边。

他的声音轻柔下来,暗哑如夜沉的黑石,又绝不让人因夜而觉阴沉:“最近确实是太忙了,北京这边的项目刚结束,马不停蹄地开始公司内部的整合,我是有些不分昼夜了。从宁,也忽视了你。”

冯京墨就是这样,话都说到这里了,葛从宁静息着,想着在这短暂的沉默间隙,他应该还有些什么话要说。然而他只是又一轻笑。

葛从宁轻吐一口气,她早该知晓的是,冯京墨是从来不将“抱歉”“对不起”等表达对他人亏欠不足的词汇语句诉诸于口的人。即使他已侧面暗示出。

“工作上忙,我帮不了你,你自己身体要保重,日夜颠倒,一两天不觉得,以后吃亏的是你。”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长,葛从宁理解并支持冯京墨急于建立成功事业的决心。

葛从宁是知道冯京墨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雄心,拥有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也是早晚的事情。也正如她所想,冯京墨的事业发展至今,如日中天,已大大超越他这个年纪,阶段和身边大多数人太多。

这些,都与冯京墨日以继夜地勤勉工作分不开。葛从宁也就是了解他的目标,只能劝说注意身体,少熬夜这样隔靴搔痒的话,却完全不能让他放缓步伐。因为冯京墨是如此迫切于成功,而她又是如此地知其中为何。

冯京墨沉沉笑出:“怕是难做到,等我回来,又要日夜颠倒。”

“为什么?”

“和你。”

每每冯京墨在电话里,碰不见面的地方和她调笑,葛从宁很少能坦然接招,有时候她会想,她之所以还有这样害羞的情绪,恐怕和婚后的两地分居逃不开干系。

自他们结婚以来,便一直处于异地状态。

不是没有想过追随过去,a市有葛从宁的父亲,朋友,工作以及责任关系,也有她从小到大的成长情谊,和冯京墨成了一家人,做了他的妻子,她又承担过他的家庭和他的人脉责任,更不能轻松地离开。

说起来,冯京墨当初也不是不能留在a市发展,只不过他有了选择,a市就显得不太算是优选。

当时冯家家业全军覆灭,冯京墨在北京。昔日冯家大少好不容易远离父辈,借以家族名义在北京弄起一个完全白手起家的公司,三年不到便有非常起色。

但在骨之不存,皮将焉附的情情况下,在北京的分公司也不得不宣布倒产。一切努力付诸东流,最后赶回a市,在一片滩涂中几乎淹没了未来和希望。

等冯京墨把手头的事务处理整齐,将冯父冯瑛腾送到疗养院安心静养后,回过头才发现,意欲东山再起,又谈何容易。

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单勾勾不住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持刀枪棍棒打不散无尽宾朋。

当你不再一呼百人应,伸手无人接时,冯京墨终于看到了这座城市二十几年来掩藏在背后的冷漠和恶意。

这时,打拼过的北京,那里有他的师长,兄弟,追随者,就显得有人情味多了。

算来这是冯家倒产,回京创业的第七年,冯京墨的公司完成第二轮融资,走上正轨,他成了京中新贵。

关于他创业的故事,加上他家世的经历,让他在月初发行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上,被评为”最杰出十大青年创业企业家之一“,受到大众追捧,有人说他是”沦落民间的王子”。

葛从宁在a市看到这一报道和头衔的时候,没忍住笑了出来。

冯京墨是家道中落了不错,但人还是没吃过什么苦的。

冯瑛腾早就察觉企业震荡,或有不测,又无力挽回,早在事发之前便申请了破产。变卖家产还清了拖欠的员工工资又另开一笔钱添作补偿,还清了工厂欠款,虽然这一大份家业说没就没,前后不过半年不到的事情,而冯瑛腾自己在正式宣告破产后也住进了医院。

突发性脑溢血,也是日夜操劳的苦果。

唯一可称为幸运的是,没留给儿子冯京墨除了赡养义务外的其他负担。

只是从穿金戴银,吃香喝辣的公子哥到平民,其中好似山谷跌宕,完全没有缓冲,对于冯京墨来说,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也是苦日子了吧。

葛从宁忆起一件趣事,是冯京墨结束a市的事情,准备回北京开拓事业,那时候他们已经重新走到一起,她坚定陪伴他。

已经破产的冯京墨支付了医院的费用后,没有再多的钱,身上带着的启动资金,是一分也不能动的,除此之外,能摸出兜的只有三千块钱,是预备去京后头几个月的生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