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为天下人,宁烈火焚身(五千字大章)(2 / 2)

常风帮刘吉遮掩,是因为怀恩活着的时候曾跟他有过一次深谈。

怀恩告诉他,刘吉是替皇上挨骂背锅的替身。这个人,暂时还不能倒。

常风押着王总旗回了锦衣卫诏狱,录了供状。

随后他命石文义执行家法,把王总旗和八个校尉处死了。

办完事后,常风进了一趟宫,向弘治帝禀报了事情的始末。

弘治帝对常风很是满意:「你的处置是对的。朕还要再用刘吉一两年。」

常风道:「是,皇上。」

弘治帝又道:「最近朕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说御史、翰林们正在私下串联,弹劾刘吉。你要留意这件事。」

「刘吉是好是坏,朕心中有数。可身为帝王,有时候为了做好事,不得不用一个坏人。」

常风心领神会:「臣明白。」

弘治帝道:「你办事如此得力。朕决定给予你一项特权。准你今后以锦衣卫千户的身份参加御门早朝!」

常风心花怒放!

得到参加御门早朝的资格,代表着进入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权力核心圈。

锦衣卫中,只有朱骥和两个小国舅才有资格参加御门早朝。连南、北镇抚使都没有这样的殊荣。

常风连忙叩首:「臣谢皇上隆恩。」

弘治帝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翌日,奉天门早朝。

官员们鱼贯穿过金水桥,进入奉天门,来到前广庭。

常风手持刚在礼部领的笏板,走在武官班的末尾。

一众官员们窃窃私语:「瞧,那不是锦衣卫的常千户嘛?他怎么也来参加早朝了?还带了笏板。」

「一定是皇上破格恩赏的。他现在真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啊。」

众臣聚齐。不多时,弘治帝在新任司礼监掌印萧敬的侍候下,来到了前广庭。

萧敬高声道:「议!」

首辅刘吉第一个出班:「禀皇上。臣有本奏。」

弘治帝道:「哦?奏来。」

刘吉清了清嗓子:「禀皇上。言官乃是皇帝的耳目跟喉舌。有监察官员的职责。是大明朝惩女干除恶的利剑。」

「然而,太祖爷开国,定言官品级过低。譬如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整整一个省的官员。却只有正七品。」

「又譬如六科给事中。每科给事中监察一个部的官员。却只有正七品。」

「品级完全配不上他们的职责重任。」

「故而臣建议,超迁言官品级。将十三道监察御史,抬格为正六品。将六科给事中,抬格为从五品。」

常风心中暗道:刘吉真是好手段啊!他一定听说了言官们正在串联弹劾他。干脆给所有的言官好处,让他们超迁品级。

这是在拿朝廷的官品堵言官们的嘴。

就在此时,吏部尚书王恕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禀皇上。监察御史、给事中为正七品,乃太祖爷所定祖制。」

「臣身为吏

部尚书,专管官员品级,认为官品之事涉及祖制。不应擅改。」

刘吉一撅屁股,王恕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王恕才不会允许刘吉拿着朝廷官品送礼呢!他直接搬出了「祖制」这座大山,阻止刘吉的意图。

马文升出来附和:「要说重要,大明的哪个官员不重要?言官有监察、谏言的职责;地方官有守土牧民的职责;武将有保家卫国的职责。」

「要是他们全都说自己职责重大,要求朝廷超迁品级。朝廷迁是不迁?」

「到时候岂不五品、六品满天飞,三品四品遍地走了?」

马文升是王恕的至交知己。他自然要附和王恕,阻止刘吉拿朝廷官品谋私利。

内阁的另外两名成员,刘健和徐溥也反对刘吉的建议。

弘治帝拍板:「王卿说的很有道理。官职品级是祖制。朕敬天法祖,岂敢擅改?超迁言官之事作罢!」

众臣山呼:「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