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见贤思齐(2 / 2)

熙宁中,日本僧人成寻来汴京求法,就亲眼目睹了宣德门,并记录了下来:皇城南门宣德之门,七间门楼也,左右有二楼,各重重五尺许,高颇下。内面左右楼廊造列,外面有左右会,如日本朱雀门。

最好死在外面,别回来了!

城楼下,三衙的大将们,已经全部穿戴整齐,率着皇城司的亲事官们,列于宣德门下的北方西向位置,面朝城楼上的赵煦。

同时,章惇、高遵惠、吕嘉问等,也都通过奏疏,和赵煦报告了交趾国中的情况。

但,孔子都说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今天这個阵仗,其实已经很克制了。

然后美滋滋的持着朝笏,到了赵煦身旁,虽然有御龙直的阻隔未能进入赵煦身边三步之内,但他们还是深感荣幸。

并在城门下,建起了门楼。

赵煦居高临下,看向李太德。

明德门作为皇城脸面,自然是重点扩建、增修对象。

这些庆典是不可以举办的。

狄咏也在这个时候,率领着所有骑兵,集体下马,也都面朝宣德门方向,微微躬身。

金明池的龙舟表演,观众人数低于三十万,都算是失败的!

在封建社会,一个可以吸引三十万以上的观众的表演。

正好,其实现在的大宋控制的安南、广西地区,与交趾人现在控制的地盘,在经济上可以高度互补。

太浮夸了!

搞不好,郭逵南征的时候,要遇到麻烦。

此时此刻,哪怕是再迟钝的人,也看到了中兴的迹象。

“此祖宗厚遇士大夫元老之制也!”

还有招箭班的士兵,开始表演各种花里胡哨的射箭办法。

于是,赵煦笑的无比灿烂。

将兵法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沿边地方军头的权力。

伴随着一声鼓响,礼部尚书韩忠彦,身服朝服,持芴而前,沿着城楼上的回廊下芜,到了赵煦身前三步的地方,躬身拜道:“奏知陛下:四方馆使、渭州防御使、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兼御龙第一将指挥使臣咏,前奉诏南征,今克敌凯旋,乞陛下检阅大军,受俘纳降!”

李清臣立刻出列持芴拜道:“臣在!”

于是,早就布置好的礼部官员们,相互接力将燕达的请求,向上传递。

狄咏率领的骑兵,当先一步,来到了城楼下。

五位元老这才再拜:“臣等谢陛下隆恩。”

因为太祖当年扩建、翻修明德门的时候,就是照着洛阳的唐代应天门的样子修的——太祖洛阳人,做梦都想要迁都洛阳,建都桑梓。

赵煦嘴唇微微一抿,心中对此人的演技打了个差评。

作为交趾的宗主国,赵煦对自己的宗藩是亲善的,也是和蔼可亲的,更是无比关心的。

错非交趾人军纪败坏,到处烧杀抢掠,甚至干出了屠城的事情,尽丧民心。

赵煦回忆着上上辈子,那几次亲临金明池,与民同乐的景象。

不过……

使得,大宋的野战部队,几乎全部集中在沿边各路。

李宪当即再拜,转身去传令了。

其词曰: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凤楼翘翼,若鹏运风,双龙蟠首,若鳌载宫……双阙偶立,平见千里,深映九重。

不过,刑恕早早的就代表赵煦,与这位交趾王弟接触过了。

交趾太尉李常杰、广源州刺史杨景通、北件城太守李文驭等等……

钧容直的骑士们,在到了他们面前后,立刻用极为漂亮且潇洒的策马转身,在瞬间就完成了转身、并行。

谁叫,他在现代留学的时候,见过那个将傀儡控制、渗透、遥控发挥到极致的阿米利卡的种种骚操作呢?

排队枪毙的时候,可离不开一支伴随大军前进的优秀军乐队!

所以,有没有可能,大宋在京禁军们,只是因为超越了时代,才让他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赵煦走到城楼上,放眼巍巍城楼下的御街。

赵煦眯起眼睛来,想起了这位交趾王弟的背景和资料,也想起了刑恕对他的评价。

然而,这就是大宋的特色。

当他亦步亦趋,持芴来到了赵煦身前十余步的地方,就被御龙直拦了下来,不能再前进了。

看过的人,没有不叫好的。

中央再次将拥有可以决战,甚至是如同开国的禁军一样,能够威压四方的野战部队。

为什么这么说?

赵煦微微颔首:“可!”

此乃大军远征,凯旋来归,献俘太庙的圣典。

想要看到禁军们的全部实力,那还得去金明池。

答案显然不会。

枢密院,掌的就是兵符、武臣的升迁除授以及选拔任用、调遣、换防、屯驻。

赵煦难免有些技痒。

随着钧容直们的鼓吹,献俘礼正式开始。

所以,赵煦对这位交趾王弟的兴趣不是一般大。

对在京禁军们的战力,也不抱有任何希望和期待了。

他这才起身,眼眶发红,泪珠打转,哽咽着道:“陛下厚德,于罪臣恩同再造……”说着就放声大哭,掩面而泣。

这是因为,中央禁军的腐朽、堕落。

所以,现在的宣德门,无论是宽度、高度还是厚度,都和唐代的应天门相差无几。

这说明人家对大宋这边的情况,心知肚明。

但是,现在,随着御龙第一将南征得胜,以及未来的全火器部队开始出现。

“四方馆使、渭州防御使、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兼御龙第一将指挥使臣咏,奉诏讨贼,今幸不辱命,伐贼得胜归朝,乞归兵符于陛下,乞献俘于御前!”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而且,被特旨允许,在御前相伴。

至于你?

青史之上,不会有你的名字!

同时,他对怎么扶持傀儡,渗透、控制,也略有心得。

每次金明池大赛,都会吸引整个开封府的百姓前去围观。

狄咏更是第一个,高举着已经在广西各地宣首示众,已经风干的李常杰的头颅,丢向了献俘台。

当然了,既是献俘礼。

韩忠彦当即再拜:“诺!”

你可以想象一下,大宋禁军们的杂技和魔术,有多么的厉害了。

还有人提着一个个木匣,匣子里装着的是,被斩首的贼寇大将。

在场的元老、宰执们,都是聪明人。

此时,城楼下钧容直的骑士们,已经吹奏着各种乐器,走向了御街对面,而御龙第一将的凯旋大军,则已经出现在了御街尽头。

有甲胄、头盔、旌旗、官印。

自然,每次大军出征归来,交还兵符,都是枢密院收纳。

韩绛与吕公著率领百官,对着赵煦的方向拜了四拜。

穿着山文甲,戴着凤翅盔的狄咏,率着一个指挥的骑兵,缓步而行。

“无妨!”赵煦微笑着:“今日大军凯旋,又逢太母圣节,朕与民同乐,自也当与元老同庆!”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想了想,赵煦终于知道,少了什么了?

庆典、礼仪,都是为了取悦观众,特别是宣德门上的帝后。

他用力挥动净鞭。

茶酒班的禁军们,开始从御街两侧出现。

虽然说文人总是喜欢夸大,但梁周翰的这一篇赋,还是将扩建、翻修后明德门的形制,基本勾勒清楚了——双阙三门洞,阙上有朵楼,朵楼连阙,而且规模很宏伟。

还有比李太德更好的傀儡人选吗?

“卿为本兵,当依法度,收兵符于枢府。”

然后趋步退下,再转身看向在城楼两侧,朝服而立的宰执们,清了清嗓子,大声道:“陛下德音,允御龙第一将,献俘!”

那才是真正的盛会!

历代赵官家,都会出现在宣德门城楼上,与民同乐,通宵达旦,宣德门更是会被宫灯妆点成一座七彩霓虹之楼。

看着燕达从狄咏手中,接过了代表兵权的兵符、印信,然后恭恭敬敬的转身,捧在手上,等待着李清臣前来接收。

要加上这个,三哥阅兵既视感就扑面而来了。

有喷火的,也有踩跷跷板的,还有变魔术的……

好在,赵煦早就认清现实了。

宣德门的城门下,则是御龙诸直列队。

李乾德在看到自己弟弟那个在襁褓里的儿子后。

当年,熙宁战争,李常杰传檄大宋州郡,打的旗号就是来拯救被‘王安石邪法祸害’的百姓的。

献俘礼,随之开始。

“钧容直不错!”他轻声赞道。

他们表演的杂技和魔术更是精彩纷呈。

所以呢,赵煦几乎是顷刻间,就将过去那点小小的不愉快,抛之脑后。

政治的世界,没有恩怨,只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