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第一将这次南征,前后算上战死、病死和其他缘故而死的人,才四百多。
但却并非是因为,南蛮的南征获胜大军。
这么点钱,谁会玩命?
临敌放上三箭,就对得起赵官家了!
选锋们为什么敢战?
因为给钱多啊,一个月五贯以上,亲兵能拿到十贯!
至于为什么李宪麾下的熙河宋军,能拿着和其他宋军一样的军饷,结果经常性爆种,甚至出现过一千多的守城部队,硬抗党项数万大军围攻,杀伤甚众(定西城之战)的事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若能在战场上,超额得到财帛刺激,还能有清晰明确的晋升途径。
可,交趾人准备不足,加上被章惇、高遵惠、侬智会,策反了整個北方的豪族、土司。
对辽人来说,适当的赞美南朝,是有益的。
至于军官群体,更是诞生了三个遥郡,二十多个大使臣。
讹啰律拿着眼睛,瞥了一眼,被宋军禁军隔开在另一边的辽国正使耶律琚以及副使吕嗣立。
同时,对这两人来说,其实大宋越强越有利。
这太让人惊惧了!
百年来,一直互相提防,互相给对方挖坑的南蛮、北虏,现在勾肩搭背,好的和兄弟一样。
实在是给汴京父老长脸!
所以,当凯旋大军进入城门,街道两侧的父老,就都欢呼起来。
到了决战,交趾大军,更是遇到了所有军队的噩梦——后勤被断,归路被绝,只能被迫与宋军对峙。
哪怕是精锐的西军,一万人里也最多有一千人是能战的。
运气好一点的,甚至已经在战场上完成了从大头兵到武臣的飞跃。
已经只剩下了折服。
所以,南蛮严加防范这样的事情。
这就太魔幻了一点!
心中胡乱的想着南蛮的凯旋大军,就已经来到了眼前。
也让他们这次出使之旅,变得极为坎坷。
其他条件,不是被直接拒绝,就是碰了软钉子。
他们提出来的条件——请依北朝故事,赐交子、约束边境,互相遣返逃人、请增开榷市以及请提高青盐在陕西的售卖额度等,除了增加边境榷市,被南朝应允外。
搞得讹啰律极为被动。
厢军和弓箭手,一个月三五百文。
完备的后勤供给和伤病照顾制度,使疫病、气候、受伤等原因带来的死亡,大大减少。
何况……
剩下的人,上了战场,都是顺风仗嗷嗷叫,逆风撒腿就跑。
但其中将士,主要都是汴京子弟。
他们甚至在都亭驿里点起了汴京州桥下的吃食店外送的各种饮子。
所以,哪怕是在将兵法改革后的西军中,一万人的军队,能有一千精锐就了不起的。
人人带甲,而且是铁甲,对这些东南亚的城邦国家来说,实属科幻!
他们也见得多了。
装备精良也就罢了。
关键是那股气势和自信的傲然神态。
因为这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南朝很厉害,那逼迫南朝年年送钱的大辽呢?
在钱和官身的刺激下,御龙第一将的蜕变,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阵列整齐,步伐坚定,身体强壮,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根本不是汴京城里那些每天吊儿郎当,纪律松弛的禁军可比的。
让他头皮发麻。
这次南征,他们赚的太多了!
钱给够,功劳及时兑现,那就是强军!
辽人的异常反应,更是让他们惊惧。
封建军队就是这样的。
大白高国立国,就是靠着打败这些披甲率高到吓死人的南蛮中央禁军!
真正让他动容的,还是这支部队的气势!
几乎人人都是昂首挺胸,骄傲不已。
南蛮的官员,特意将都亭驿前的街道都清理了一遍,空出了一大片视野,方便在都亭驿的各国使者,都能清楚、直观的看到宋军的甲具、阵列和士气。
于是,这支军队,现在已经是大宋军官比例最高的军队!
至于交趾的李崇贤,更是深深吁出一口气:“太尉(李常杰),败的不冤!”
所以,讹啰律能够很清楚的看到,那支在他面前走过的大军。
西南五姓的贡使,大理的高泰明,更是看着眼前的御龙第一将忌惮无比。
黑色的甲片,在行走时,彼此碰撞,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于是,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数不清的铁甲!
两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大好。
从上到下,都赚麻了。
而在战争中,御龙第一将,虽然承担了主力的任务。
在这样一场一场的胜利的滋养下,御龙第一将的精气神,自然能被喂出来。
若是在战场上,他是绝不愿与这样的军队正面遭遇的。
哪怕是禁军,下军、中军才一贯、两贯最多三贯。
而且,战果非常显赫,拓土千里,并有八州,还打得交趾乞和、纳粮,并遣王弟来朝谢罪。
因为熙河那边的宋军里,有大批的党项人、羌人、吐蕃人。
一两贯的军饷,对汉人宋军来说,不值得拼命。
但对这些苦哈哈的人来说,却已经足够买他们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