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狡兔三窟(2 / 2)

只是……

尤其是这些人里,还有好几个都是皇太孙身边的人。

吕嗣立颔首:“也是……士大夫当会权变。”

所以,刘家人肯定是在替官家做事。

既已决定了狡兔三窟,就不会再犹豫。

若是旁人说这句话,他耶律琚还会信。

标准的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而且……学士啊……人言狡兔三窟……学士就没想法?”耶律琚目光灼灼的看向吕嗣立。

就像这次的事情,他甚至都没有多问什么。

而女儿怜惜养父孤苦无依,情愿自愿为娼,与瓦子签下契书,在瓦子里卖笑赚钱,是不是很合理?

中间加一层皮而已,多大的事情!

“长此以往,恐怕不是办法。”

“这……”吕嗣立顿时踌躇起来。

他是绝对不可能忍受,在他治下的大辽,在武功方面要矮南朝一头的。

一个两个,私底下悄悄的买卖,可能还无所谓。

这些年,频繁的天灾,也在影响幽燕的农业。

但很快,吕嗣立就明白了——这不是耶律琚厉害,纯粹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他虽然是文臣士大夫,但终究额头贴着魏王的标签。

看着吕嗣立羡慕的神色,耶律琚不动声色的问道:“学士,在下听说天子有意今年秋后用兵高丽……”

吕嗣立听完,瞪大了眼睛。

但现在嘛……

南京城里,这几个月来,其实一直在围绕对和战进行争辩。

“难道要让天子将国家库存金银,都拿出来给南朝?”

当今天子,也顾忌和担心,一旦用兵,万一遇挫,就可能动摇天下安定,所以也举棋不定。

“如今,我朝与南朝的贸易严重失衡!”

“放眼四海,还有比高丽更好的取财之地吗?”

吕嗣立愣住了:“这样也行?”

上京城那边,也没有怀疑过这一点。

昨天汴京新报上的那一篇‘格物致知’可‘格尽天下万物之道’,看着就不真实。

“学士……”耶律琚将手里的小报递给吕嗣立,说道:“南朝这次似乎逼迫着交趾人,签了一个了不得的和约!”

“身为臣子,当为君分忧啊!”耶律琚的话,就像魔音一样,在吕嗣立的耳畔回荡着。

耶律琚笑起来:“如何不行?!”

耶律琚却根本没有想太多,他是个聪明人。

魏王败亡后,他就转身,想要挤进皇太孙身边。

这太夸张了。

若是过去,这是捅破天的大事,一旦发现就是族诛。

“交趾每年要贡米百万石,还需以市价卖米百万石!”

汴京人的瓦肆,若能有新罗婢出现,生意肯定会更好。

当即微笑起来:“令公子才俊无双,某相信沈提举是很乐意,收下这么一位爱徒的。”

杨员外?

他自知道,那是刘家的家仆。

厉害!太厉害了!

可惜,瘴疠暑热之地,又隔着万里之远,只能眼睁睁看着南朝发这个财了。

“或许也可迫高丽,签下类似和议。”

耶律琚在都亭驿内的一处密室,见到了刑恕。

两个时辰后。

“学士应该明白吧?!”

只要好处到位,只要能结下人脉,他就愿意冒些风险去做。

所以,想要真正拜任宰执,几乎不可能。

“可国家赚钱的手段,却少之又少……”

哪怕打骂虐待,也是为了她好!

大唐时新罗婢的美名,传遍天下,至今不衰。

他的孩子,将来在南朝,也一定可以做人上人。

“节度缘何要帮下官?”吕嗣立盯着耶律琚。

吕嗣立自然是秒懂。

他的孩子,未来会在南朝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一个是在西域的黑汗王朝,一个是契丹中国(辽),是一个桃花石中国(宋)——别笑,在对外中,以上三者都自封中国(在阿拉伯、东罗马和西欧眼里,大概是自动代入了自家的情况,以为是分家了)。

“某听说,将来官家可能会在汴京学府里,也专开一课,教授‘格物致知’!”

耶律琚答道:“应该是有的……我记得当年,澶渊之盟后,南朝的真宗,从那占城得到了占城稻,于岭南等地栽种,可一岁两熟!”

不仅仅极力配合着天子的许多动作。

但没有挤进去,最后没有办法,就死乞白赖的抱上了兰陵郡王的大腿。

却不想,在那南方瘴疠之地的稻米,居然能做到一岁两熟,甚至三熟。

尤其是干旱,导致了大面积的歉收。

但是贪婪、好色的程度,连他耶律琚也要甘拜下风!

吕嗣立咽了咽口水,看向耶律琚,问出了他最后的疑虑:“贩人为婢,南朝能允?”

这半年来,辽国自也积极的向宋销售着自己的特产。

吕嗣立看向耶律琚,问道:“节度为何不自己进言呢?”

还特意在宋辽交子贸易里,将很多订单指定给了这几个已经纳了投名状的外戚家族名下的作坊。

两人见礼之后,耶律琚就将一封信,塞给了刑恕,道“烦请刑学士,将此信转交给桑家瓦子的杨员外。”

“不知道,将来犬子有没有希望,拜在那位沈先生门下?”他盯着刑恕的眼睛。

不要以为,只有南朝的宋庭才在乎国际观瞻,害怕友邦惊诧。

至于那所谓‘格物致知’?

老实说,耶律琚根本不放在心上。

“我还听人说,将来贵国科举取士,可能会侧重格物致知?”

但,若能立下功劳……

他自不会天真到以为他和耶律琚在这南朝喝过几次花酒,一起分过钱就是自己人了。

在耶律琚眼中,这不过是南朝人在自吹自擂罢了。

“不瞒学士,那几位朋友答允了某,只要事情能成,愿给这个数的干股!”耶律琚伸出三根手指来。

事事都想压南朝一头,特别是在国际上,要做足了、摆足了真大唐继承人的架子。

消息若传到当今天子耳中,吕嗣立知道,天子肯定难以把持的。

更关键的是——历史证明,即使攻破其都城,高丽人的反抗,也会迫使辽人退兵。

偏偏,如今在西域之西的人眼中,现在的中国,俨然是分成了三个。

“三百万贯交子,半年不到就要花光了。”

吕嗣立闻言,摇摇头,道:“高丽国小地狭,寒苦贫瘠,哪有这许多的米?”

故而,南京城内的议论,一直僵持着。

现在,南朝大胜,还逼着交趾人签下了一个如此优渥的和约。

这是绝杀!

“只要想个法子,给南朝一个台阶下就行了。”

耶律琚轻笑着,道:“学士应该是知道的,某在南朝有不少朋友。”

不过,南朝既然如此重视此事,那么,未来科举恐怕就会侧重于此。

既然如此,那他耶律琚当然得给自己的子孙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