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宋,入宫就是这些勋贵、武臣家里的小娘子们最好的出路。
这就是在仁庙中后期权倾朝野,足以和慈圣光献相庭抗礼,甚至横压一头的温成张皇后。
那天她穿着白色的素纱褙子,头上的珠饰摇动着,欺霜胜雪的肌肤,如同白雪一样。
他看着腰间的那个鱼袋,感觉怎么看都好看。
于是,向太后几乎是迫不及待的问道:“狄氏女今日可入宫了?”
一旦遇人不淑,这辈子都是完了。
太皇太后也微笑着,看着马氏。
上上辈子的元后,他自然不会认错。
“就是……”她轻笑一声,道:“有些时候会挂念一些事情……”
根据贾种民的报告,如今街道司的整顿,正在进入深水期。
如今还青涩、稚嫩的小娘子,与元祐八年,赵煦在宫中隔着帷幕所见到的那个佳人的身影重合在一起。
“诺!”贾种民激动的再拜。
特别是那些盘踞在街道司里的胥吏和那几家世代在街道司里渔利的勋贵。
贾种民自是千恩万谢,然后小心翼翼的接过了冯景代表赵煦赐给他的银鱼袋,将之郑重的佩戴在腰间。
太皇太后瞧着这位元老的发妻,问道:“张节度近来身体如何?”
这面子她不能不给。
赵煦满意的点点头。
随着一声警言,整个庆寿宫顿时安静。
而且,赵煦其实对狄蔷也没有太过念念不忘。
“但臣妾听说,故枢密使狄武襄公之子狄咏有一女,年齿与官家相当,模样也周正……或可堪良人……”
“哦!”赵煦嗯了一声,对在殿中的贾种民道:“卿且回去忙吧。”
“嗯?”太皇太后坐直了身体:“节度何事挂念在心?”
他这次是压了重注的。
赵煦则对他勉励着:“卿当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不负朕望!”
但章献明肃,却执意替仁庙做主,选了郭皇后。
马氏立刻拜道:“奏知娘娘,臣妾方在庆寿宫西閤,见到了跟着其母入宫来的狄氏女……”
“威严法度,也颇为深厚呢!”有些命妇开始眼冒星星了,她们看着她们身边带着的小娘子:“若汝等有幸被官家青眼选中就好了。”
就会知道,当年的喜欢,只是青春荷尔蒙的冲动。
然而……
而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太皇太后给他选的孟皇后,也与郭皇后一样被废。
……
心情非常美丽。
太皇太后不喜欢!
于是,以其有三个母亲,不足以母仪天下的缘故,直接否决!
真是热闹!
两宫也需要倚重探事司,这才没有如愿。
无数命妇,带着她们的孩子,匍匐在道路两侧,恭恭敬敬的看向那个在数十名御龙直、带御器械的内臣护卫下走入殿中的少年。
选用其女,既可以酬其功劳,也能拉拢狄家,更是祖宗之制。
那年的福宁殿上,帷幕之外,少女盈盈一拜。
借银鱼袋,就是给没到六品的文臣准备的优待。
倒不是入宫了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他的记忆,一下子就被唤醒了。
直到赵煦的身影,消失在宫闱的帷幕中。
于是大喜,立刻纳为妃嫔,宠爱有加。
贾种民只是这么一想,整个人就已经飘飘然了。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可!”
赵煦一边走,一边颔首。
与之相比,嫁人的话,风险系数就很高了。
“狄蔷啊……”他在心中开始感慨命运的神奇。
“这是命运的纠缠吗?”赵煦问着自己。
于是,便下了旨意,命人去传召来狄家、孟家今日入宫的命妇来到内寝相见。
于是,现在的街道司,已经‘焕然一新’,只要‘稍加教训’,便可以出现在汴京人民面前,让汴京士民都感受一番‘大宋新时代的街道司’的作风面貌。
想了想,她补偿道:“孟氏女也一并唤来,新妇与娘娘一起看看……”
他一定会日夜背诵,将之当成天条一般奉行。
而他贾种民,将探事司的人,引入街道司。
当然,那只是原因之一。
赵煦步入帷幕,在梁从政引领下,穿过回廊,进了内寝。
只是,赵煦从没有想过,他有朝一日,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到他上上辈子元后的两个人选。
虽然,现在的赵煦已经差不多忘了,当年在宫中所见的狄蔷的模样。
也就是探事司的人,素来规矩,没有被人抓到过把柄。
天子有子,大臣才能安心,国家才能稳定。
而探事司,先帝时就已臭名昭著。
张方平是四朝元老。
马氏起身一福,拜道:“奏知娘娘,臣妾妇道人家,没什么见识……”
然后,她就给赵煦选了孟氏。
“祖宗以来,历代官家子嗣艰难……”
所以,狄家女的出身和门第是完全够了。
官家当初赐给他的指挥。
已经模糊的记忆,再次变得鲜明起来。
最起码,入宫后的富贵可以保证,还能福泽家族。
感觉很奇怪!
马氏怎没有推荐某位士大夫家的女儿,反倒是推荐狄家女?
这很微妙啊!
但……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身穿紫袍,佩戴紫金鱼袋,戴着展脚幞头,持着白圭,走向都堂,左右官吏集体退避,对他躬身而拜,口称:相公的那一刻。
然后,他就在蔡京的暗示下,从开封府、皇城司调来了大量人手。
和借绯、借紫一样,都是一种政治优待。
道理很简单。
探事司的五百逻卒,更是文臣士大夫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无论新党、旧党都想除之而后快。
尤其向太后,对马氏推荐的狄家女很有兴趣。
给汴京百姓,带来一个全新的街道司。
小娘子们都是羞涩的低下头。
就像是现代人在上学时,喜欢上的一个同学。
大体就相当于现代的享受某某级别待遇。
马氏低着头,轻声道:“奏知娘娘,臣妾家的官人,如今心中只挂念,当今官家的婚事……”
可现在,再次见到佳人年幼时的模样。
手中握着御龙第一将这一支即将回朝的精锐之师。
等于引狼入室,若是被人知道了。
马氏微笑着起身,坐到粱惟简搬来的凳子上。
那年在福宁殿中,隔着帷幕所见的情形,重新鲜活。
而这些命妇带入宫中的小姑娘,则都是小心翼翼的抬头,看着他。
赵煦听完,非常高兴。
何况,他从来不是无神论者。
自然,对冥冥中的一些东西,有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