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升是国朝名臣孙观之子,父子的名声都很好。
赵煦大喜,自是欣然应允。
胡及浑身战栗,梓州路苍溪县?
那是哪里?胡及不知道,但他知道,既是蔡京选的,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
全家都死在路上,都是常见的。
而且,这个人的优先顺序,还排在了那些已经排队排了几个月的待制大臣之上。
蔡京见着,微笑着戳破了他的希望:“足下谈起孙君孚?”
这是不整死张家不罢手啊!
那孙升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蔡京感觉,孙升识趣一点的话,就该在施州赶紧死掉。
所以降授寄禄官,在大宋对一个文臣来说,几乎就等于宣告其政治生命终结。
“章相公说,御龙诸直及御龙第一将,已奉圣旨,将择日班师回朝。”
被贬的李定就很识趣——新州已传回消息:元祐元年四月,故正议大夫、龙图阁待制、编管新州居住李定卒。
“姓贾?”向太后想了想,问道:“可是故宰相贾文元公(贾昌朝谥文元)之后?”
降授寄禄官,在大宋是很严重的惩罚。
蔡京得意的把玩了一下自己腰间系着的那个紫金鱼袋。
而现在则是天子欲做什么,蔡京就去做什么。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毕竟,亲贤宅里的徐王灏,可不像已经死心的样子。
都说是——官家仁厚,施德不仁,妾等家里的官人都佩服的紧!
向太后听了很开心,还赏了几个说话说得特别好听的命妇。
这也就难怪胡及回破防了。
“届时,或许道左相逢,还能和尹正,煮酒相谈!”
向太后就已经决定,要让这个孩子,承担更多职责,在朝臣们面前,展现更多的能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拥戴了。
他也得抓紧死掉,别给君父添堵,免得自己将来不得体面。
孙升,自身都已经难保。
但苛捐杂税、加征摊派,必然接踵而来。
他现在的精力,都放在了开封府的事情上。
“所以,儿臣想要表彰一下这个官儿,就许了他这个恩典。”
“陕西的范纯粹上奏说,西贼国信使,已在庆州递了国书,乞入觐以贺太皇太后圣节。”
蔡京哈哈大笑,道:“这就不劳足下担心了。”
想要优待,门都没有!
即使,他们侥幸可以活着抵达当地。
福宁殿。
嘉佑时代,公认的奸相。
心里面难免有些疑问。
想见赵煦?
必须是他亲自下诏到通见司,由通见司来安排。
其在位时,打压异己,钳制舆论,为天下抨击。
叫你害我!
很多事情,真的离不开这些人。
赵煦笑了笑,道:“儿臣是为了表彰这个官儿的功劳,才要越次召见于其”
抓典型,治刺头,剩下的还是要给机会的。
今年汴京城里出了好多事情,但,六哥亲自清理汴京外环和内环侵街的事情,向太后依然印象深刻。
于是,胡及惨然一笑,瘫坐下来。
“汝之编管文书,便是某在大理寺签发的第一道命令!”
胡及抬起头,看到意气风发,走到他面前的蔡京,惨然笑了一声:“蔡伊正,来看小人笑话的吗?”
而且拨三十亩地?让他家妻小都得温饱?
什么意思?全家流放吗?!
但谁知道,这个贾种民和李士良交情特别好。
只让蔡京,处理了那些牵扯过深,或者风评太差的人。
“也对!”
以至于嘉佑三年,文彦博罢相后,坊间舆论一传出贾昌朝可能接任的时候,整个朝野都炸锅了。
怎么可能!
比如蔡京,现在若是上书,就必须写:朝议大夫、龙图阁待制、上护军、莱阳郡开国候、权知开封府、御赐紫金鱼袋臣京。
“自开封府判官李士良,向儿臣举荐了驾部员外郎贾种民为巡街使者后,儿臣听说,汴京内外拥堵的情况,已经大为好转,许多街道也无侵街的情弊了。”
向太后顿时摇头:“吾就免了吧!”
赵煦嗯了一声:“好像是吧?”
根据碍止法,京官改朝官,必须有天子特旨。
主要是,贾昌朝这个人当年的名声就很坏!
“本官心善,特地给足下在当地批了三十亩地,可供足下及其家人劳作,以得温饱!”
但赵煦却不在乎这些事情。
而那位二大王,在先帝驾崩前后做的那些事情,可谓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那只会让蔡元长兴奋!
“尹正!”胡及冷冰冰的说道:“某会等着的,等着尹正,身败名裂!”
蔡京怎会将败犬的诅咒放在心上?
“六哥昨日给通见司下了旨意,让通见司,越次将驾部员外郎贾种民给排到了明日的陛见名单里?”
汴京人提前了数百年,开始享受到了城管的服务。
所以,孙升这辈子就被限制在了宣德郎上。
“某会在地狱等着尹正的!”胡及眼露疯狂的说道。
“囹圄之人,岂知外界!”
这样的人,必败!
历史上已经有了无数先例了。
旁的不说,蔡京就知道,张吉案后,张诚一盗父墓、不葬亡母的案子,就有着那位官家在背后的努力。
必然是贤臣干将!
不然,怎会被小人嫉恨?
所以,蔡京的这些待遇,落实的非常快。
至少现在离不开!
“不可能……不可能……”他呢喃着。
其他人……
“看汝笑话的人够多了。”
赵煦唯一一个见全的群体是——在京遥郡以上武臣。
对士大夫们甚至是一种比凌迟还要可怕的刑罚。
为什么?
他是城管祖师爷!
绍圣时代,主管汴京内外翻修的大臣。
直接插队,明天就可以陛见了。
“蔡元长!”胡及攥紧了拳头,怒视着蔡京,他是真的破防了。
蔡京狞笑着,看着他:“足下还不知道?”
“某,今已奉圣旨,暂署大理寺!”
这路上,颠沛流利,囚车械送,想想都知道肯定不会轻松。
作为仁厚天子,赵煦当然得怀柔了。
……
“嗯!”赵煦点点头。
胡及看着蔡京腰间那个紫金色的鱼袋,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六哥单独召见大臣,是很好的事情。
赵煦陪着向太后,漫步在御花园中。
随着圣节将至,四方列国入朝的使团,会越来越多的。
是的,蔡京现在升官了。
也有了爵位——莱阳郡开国候。
日本、高丽、吐蕃、于阗、大理,也可能会紧随而来。
赵煦在旁边默默听着,没有发言。
胡及知道,蔡京的行事风格——没有原则,一切唯上。
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赵煦必须召见他,面授机宜。
让开封府暂署大理寺?
国朝没有这样的先例!
而且……而且……孙升他们答应过自己的啊。
那是他最后一次在朝了。
胡及听着蔡京的话,全身冰冷。
寄禄官自从六品朝奉大夫升为正六品的朝议大夫。
“哦!”向太后颔首,心中却不免有了些隐忧。
从现在开始,他可以有食邑,并且享受国家重臣待遇。
一大批官吏都被借着李雍案的由头,而被清理出去。
“尹正!”
庆寿宫面子、里子全都有了。
向太后早就已经带着庆寿宫,一起回内廷颐养天年了——庆寿宫不想答应都不行!
因为,三衙之中,想当从龙的人,一抓一大把。
便是这皇城司里,也已经有很多人,明里暗里的暗示过了——娘娘,俺们只效忠官家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