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圣质深邃
吕公著眯着眼睛,看着刚刚从崇文院那边誊抄出来的副本。
这是起居郎范百禄记录的,今天的天子召见中司的文字。
这已经是吕公著看的第三遍了。
但依旧让他心惊胆战!
“官家……”
“圣心如炬啊!”
这上面的内容,让他看的头皮发麻。
“大人……”他的儿子吕希哲在沉默了很久后问道:“怎么了?”
他确实得马上去做。
“那他后来怎么就乖乖的回去了?”文彦博问道。
未来青史之上,张方平必将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毛鼠!
只要有利可图,他就不会放过机会。
“啊!”吕希哲更加想不通了。
文彦博却是看着这个傻儿子,呆滞的模样,轻轻摇了摇头。
冯京什么人?
这让吕希哲大感意外。
就忍不住扶额而叹。
现在,那些宰执有一个算一个,都该汗流浃背了吧?
介甫相公的外孙女婿……
该配合表演的时候,配合一下就好了。
吕公著既然开口,想要和蔡卞结亲。
文及甫是记得清楚的。
又是孔子,又是孟子。
自古以来,一般都只有皇帝任性,大臣去哄。
文及甫听着,缩了缩脖子。
眼前便浮现起了,那個年轻但邋遢、不修边幅的年轻人的样子。
吕希哲、吕好问顿时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他对文贻庆、文及甫的态度大大改变。
所有宰执,都欠了一笔还不清的债。
要知道,自从入京之后,他父亲就再没有给过他什么好脸色了。
转瞬之间,所有人都欠他的了!
而且,人家也不点名,只是委屈巴巴的,讲了一大堆大道理。
吕好问立刻拜道:“回禀大人,本中下个月就满两岁了。”
而蔡卞和妻子的感情,可谓是如胶似漆,据说成婚十几年,连脸都没有红过。
“本宫今天就在福宁殿中,陪着官家了……”
于是,文彦博道:“汝没有看到吗?”
吕公著看着那个逆子一脸得瑟的模样,忍不住在心里摇了摇头,当即就对吕希哲呵斥起来:“既是如此,还不快去蔡元长府邸,请蔡元长来保这个媒?”
“愿尔等,不必如老夫等人……”
当初先帝驾崩冯京和他家是前后脚进的京城。
忍不住幻想了起来。
那些想进元祐字典编修局的老臣们,现在都在托关系、靠拢张方平。
文及甫眨眨眼睛,忍不住请教起来:“大人……儿愚钝,还请大人指教……”
“老夫打算给本中说门亲事!”
良久,吕希哲就听到自己父亲叹道:“汝是对的。”
现在的他,不就是当年他天天抨击的贾昌期、韩琦、文彦博、富弼吗?
翻遍史书,找得出十个案例吗?
反正文彦博找不出来。
先入为主的认为——一个孩子而已,再怎么聪明,又怎么能和我这样的英才相比?
现在只是被官家请回来,在朝中当吉祥物罢了。
老父亲今天该不是吃错药了吧?
吕希哲记得很清楚的,自从介甫相公变法之后,老父亲对其的态度就日益恶劣。
使相、节钺,这样的荣誉,对一般人来说,自然是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富弼的女婿、四朝元老、国朝三元及第的进士。
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也就是王安石的外孙女了!
“怎么?”吕公著哼哼两声:“尔父子有意见?”
于是,立刻磕头:“诺!”
在心中安慰自己:“傻人有傻福!”
蔡元度就是蔡卞,王安石的女婿!
耳畔,文及甫磕磕碰碰的念着,宫里面送来的今天天子起居录文字。
不过幼冲之年,就熟练的和一个临朝数十年的成熟君王一样。
最后的最后,四人反目成仇。
感觉欠了这个孩子很多很多。
“年齿也正好和本中相当。”
何况是祖父?
“老夫觉得,蔡元度的小女儿很不错。”
那些在皇佑、嘉佑时代,钳制舆论,打击异己,容不得不同意见的宰执。
她只能,尽量的多陪陪,多安慰安慰了。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看向了那个一直在她身边侍奉着的尚宫张氏。
具体哪位?就看其造化了。
孙子和介甫相公的外孙女结亲。
张方平留了下来,转眼就捞到了《元祐字典》编修使的好处。
吕好问规规矩矩的拜道:“一切唯大人之命是从!”
是的,这才是问题关键!
“好孩子……是母后让你受委屈了!”向太后现在无比心疼这个孩子。
他太懂事,也太孝顺了。
见势不妙就跑。
还把程颢、张载、李觏都拉了出来。
“那头金毛鼠,分明是在入宫面圣后,就已经看出了什么……”
打了你,你还得谢恩!
该不会,当年先帝就是拿着汉书、史记里的汉文帝故事,一个个掰碎了教的官家吧?
文彦博,躺在椅子上,看着头顶的灿烂星空。
文彦博现在已经习惯了,甚至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儿孙都是庸才。
你可以看不起冯京这样的人的道德操守,但绝不能看不起他的政治智慧和嗅觉。
“母后,以后都不会让六哥再受这样的委屈的。”
“或许,将来这个蠢儿子,能有自己的际遇。”
然而……
他很清楚,这也正是当今官家,最让他人迷惑的一点。
所以啊……
吕公著看着手里的文字,想起了他这些天的所作所为。
如今,更是隐隐在朝中,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而每个人,似乎到最后,都成为了当年他们最厌弃的人。
“万一人家定下了亲如何是好?”
然后,就掉进坑里,爬不出来了。
最终,在司马光被罢的事情上彻底决裂,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去年父亲奉旨回京,路过润州,都没有特意去江宁看介甫相公,还是他半路上悄悄跑去江宁拜见了介甫相公。
这味太重了!
标准的汉文帝做派。
“这是委曲求全呢!”
他本来怎么都不够元老重臣的。
等到文及甫念完,文彦博就感慨了一声:“了不得啊!今日之后,所有宰执都欠官家的了!”
看看张方平、孙固,选择就很灵性了。
那时候多么美好!
嘉佑四友,互相相知,互相扶持,也互相唱和着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