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出幸文府(2)(1 / 2)

第501章出幸文府(2)

文彦博的府邸,很快就到了。

文彦博的府邸,在汴京城里最贵,同时也最繁华的宣平坊中。

赵煦的御撵,在小巷前停下来。

顿时礼乐大作!

这是骑在马上的,钧容直第一、第二班的禁军们,用着各种乐器,吹奏着天子出幸专用的曲目——钧容直是大宋天子出幸、出巡、出征时的御用军乐队。

在肃穆的气氛中,文彦博已经领着全家老少,乌泱泱的上前来。

至于文及甫?

就是老熟人了。

张方平自居应天府,整日吟诗唱和,美得不行。

对耶律家来说,也等于拿到了某种认证。

曾经鼎盛的文家,就此衰落。

一定会穿中山装,一定会把一切能佩戴的奖章、勋章都戴上。

在文彦博死后,被章惇等人整的欲仙欲死。

文府所有人集体伏地:“吾皇万寿无疆。”

文彦博听着,更加开心了。

“也不枉老夫,这苦心经营啊!”

他的两个儿子,文及甫和文贻庆当即上前,接替了赵煦和文熏娘,同时也在赵煦面前露了个脸。

同文馆案、粉昆案……

这个时候,让其女儿入宫,符合大宋祖制。

已故马步军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孟元的孙女,其父孟在为,如今官居閤门邸候。

张方平听完自己家的下人回来汇报的文府情况后,就感叹起来。

虽然两位慈圣待大家大差不差,可细微的差别,曹佾能体会出来。

这对耶律家来说,是刻骨难忘的记忆。

他现在只想给文彦博添堵。

维护纲常伦理,这是御史台最基本的职责之一。

所以,韩魏公和富韩公、文潞公,其实也尿不到一起了。

司马光、文彦博、韩琦都弹劾过王广渊,对其无比警惕,但却动摇不了王广渊在英庙面前的地位。

“一个皇后是士大夫出身也就罢了,两代皇后,都是士大夫出身?”

两人互为知己,关系好到英庙即位后,不顾朝野非议,多次对王广渊越次拔擢。

自然,今天到场的女婿、孙婿以及亲家们也是有点多。

他在文彦博死后,竟没有利用好自己是同文馆案和粉昆案的关键证人身份,没有积极靠拢新党,然后……泯然于众人。

“更是我家的元辅,我朝的长城啊!”

“听说南朝皇帝还未婚配?”

张方平看向孙固,问道:“孙学士可知,这位狄小娘子,身世如何?”

然后,在距离御撵大约三步左右的地方,集体持芴而拜:“老臣彦博,恭迎皇帝陛下驾幸!”

也有着那些,在宫中盘根错节,有着深厚关系的勋贵们。

说着他就轻轻的松开了赵煦的手。

他们想要更多的东西,想要自己家里有更多的锦缎,想在家里就过上汴京人的生活。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文彦博见着,一张脸笑得更加灿烂。

万一成功了呢?

……

“当朝太后,出自士大夫之家,武臣们想来也多少有些疑惑了……”

文彦博今天穿着朱紫色的公服,戴着长长的展脚幞头,腰间的绶带,明显是御赐的玉带,就是不知是仁庙、英庙还是先帝所赐——总之,这老货显摆的很!

但耶律家就是乐此不疲,或许是藏在他们内心深处最深刻的自卑以及遗憾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这样将来《文潞公集》刊行的时候,天下人就都会知道今天的事情。

狄青家族,在当年虽然受到士大夫的排挤、打击和歧视。

可当年是当年。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在现代见过的那些退休老人,也是如此。

文家人赵煦当然清清楚楚了。

“老臣幸陛下亲临家邸,实在是感激涕零啊!感激涕零啊!”

王家的几个儿子,都在当今官家即位后,特旨录入都堂堂薄。

曹佾听得,耳朵都要生茧了!

但,还是让下人,将这些人报出来的名字、生辰八字都记下来。

这次,他的名义是——贺大宋太皇太后圣节生辰使。

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呢?

这在士大夫们看来,自是大逆不道。

说着,他的目光微微的看了一眼,那些今日来到文府的亲戚们。

“善!”他温柔的笑着,感受着孙女和官家,一左一右的搀扶的感觉。

“臣供备库使、閤门通事舍人贻庆……”

国史上应该也会记吧?

赵煦搀扶着文彦博,轻声道:“太师不必多礼。”

三衙的武将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着。

同样,还有他们两个。

能不酸吗?

可她终究是士大夫家里出来的,天然向着士大夫们,偏袒士大夫们。

这是一个清贵但闲散的官职。

就像舔狗,假若不曾舔到,还则罢了。

但辽国从未放弃!

这是他们的梦想!

仿佛只要真的嫁一个女儿到南朝,哪怕是当妃嫔。

这说明什么?

富韩公信不过他文彦博,没有将他当自己人!

韩魏公也是如此。

孙固嘿嘿的笑着:“狄咏家的女儿,今年好像与当今年齿相仿?”他看着张方平:“狄武襄公之孙女,狄咏之女!”

这很好!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赵煦的御撵被人打开。

“嗯!”

文贻庆,是文彦博的次子,在其长子文恭祖病死后,就是文家事实上的继承人。

当他看到所有人都在用着艳羡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

而狄青的孙女,狄咏的女儿,一旦入宫,将来起步也是妃嫔,皇后大位自然也有机会!

张方平听着,眼前一亮。

可大家伙怎么办?

宫中连续两代皇后,都是士大夫家里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

……

孙固这些年,一直在河阳府养病,偶尔写写诗文,和朋友游山玩水。

耶律琚正要拜辞,就听到了耶律洪基的声音,他停下来。

“耶律卿!”

赵煦看了看这两个人。

“诺!”

自居相州,不入洛阳,至死都不掺和洛阳的事情。

就想将自己的孙女拱到皇后的位子上。

真让官家一直扶着,那就是目无君上!

他的妻子是郭逵的长女,所以这个家伙是赵煦身边的郭忠孝的姐夫。

于国于天下,都是有利。

耶律琚正在陛辞,他虽然回来不久,可辽国的贵族们,却已经等不及了。

“况且,狄武襄公,还是仁庙的枢密使,也属宰执,论地位不差他文宽夫!”

但若曾经只差一步,就能舔到。

文熏娘战战兢兢的上前,小心翼翼的来到文彦博右手边,扶住她的祖父,这个过去她连看也不敢看的人。

文彦博就决定,今天晚上在自己的日记里,好好的将刚刚的事情重点描述一番。

“岂可连续两代皇后,皆出自士大夫?”

在礼乐中,在御龙直的护卫下,赵煦缓缓走下御撵。

遥远的辽上京城里。

曹佾不会知道,在这些人推荐的人选,有一个名字。

不过,赵煦记得他的政治智商好像很低。

他是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