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朝堂引毒素分析(2 / 2)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p>

“放肆!”一位老臣怒喝,“区区庖妇,怎敢妄言帝王病情?”</p>

“我有证据。”她不慌不忙,翻开《食材出入账》,“请看,每月初七,东偏库存的北芪都有更换记录,经手人是王德全,签字的是李三。但当天李三请了病假,并未到场押送。更巧的是,同日有炭车入库,由不明身份的杂役驾驶,守门太监只核对了封条,没有查验货物。”</p>

她又拿出《御药房煎药登记》:“北芪每天早上煎用,剂量固定。但初七当天所用的北芪,经土方测试,呈碱性反应,与其他日子明显不同。”</p>

“荒唐!”崔丞相终于开口,语气冷淡,“药材受潮变质,本就可能有些异样,怎能据此定罪?你一个宫女,懂什么毒理?莫不是想借机攀诬大臣?”</p>

沈微婉没看他,转向皇帝:“陛下,臣女不懂毒理,但我懂记录。每一笔进出,每一个火漆印编号,我都留有双签存档。若您不信,可命刑部调取近一年东库所有炭车记录,比对北芪更换时间。若有半句虚言,臣女愿领欺君之罪。”</p>

萧彻没说话,眼神却越来越冷。</p>

她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本布包小册,双手高举:“此乃先皇后《脉案辑要》副本,由先皇后贴身医女抄录留存。其中记载,先皇后临终前三月,也有七日周期性的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最终咳血而亡。当时诊断为虚劳,无人深究。但若对照今日陛下的症状,分毫不差。”</p>

满殿寂静。</p>

崔丞相眼角微微一抽。</p>

萧彻缓缓接过册子,一页页翻看。他的呼吸越来越重,到最后,手指几乎要把纸页捏破。</p>

“当年御药监,是谁执掌?”他终于开口,声音像刀刮过铁石。</p>

崔丞相神色不变:“回陛下,时任御药监令,是臣的叔父。”</p>

“哦。”萧彻合上册子,目光扫过群臣,“也就是说,先皇后用药,是你崔家经手?如今朕的症状,又和先皇后一模一样?而负责监管御膳药材的,还是你崔家内务府?”</p>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你们让朕吃的到底是什么,心里很清楚。”</p>

殿内鸦雀无声。</p>

崔丞相躬身:“陛下明鉴,臣家族世代忠良,岂会行此大逆之事?此女孤证无凭,妄图动摇国本,还请治其僭越之罪!”</p>

“孤证?”沈微婉忽然抬头,声音清亮,“臣女还有物证。”</p>

她从匣中取出一小包油纸,打开,是一撮淡黄色粉末:“这是从本月初七替换下的北芪中提取的残渣,已交由三位不受内务府辖制的老医者暗中查验。他们确认,这是‘缠丝露’加碱炼制的变方,专为规避银针试毒而设。若您不信,可当场命人复验。”</p>

萧彻盯着那包粉末,良久,缓缓起身。</p>

“即日起,着刑部、大理寺、内务府三司会审,彻查东偏库存药一事。”他声音不高,却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任何人不得阻挠。违者,以谋逆论处。”</p>

崔丞相的脸色,终于变了。</p>

沈微婉轻轻松了口气,却不敢有丝毫放松。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饮食稽查录》,指尖轻轻抚过“周期七日”四个字。</p>

这时,萧彻看向她:“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p>

她抬眼,直视皇帝,声音坚定:“查到底。从每一车炭开始,从每一个签字的人开始。谁经手,谁知情,谁掩盖,一个都不能少。”</p>

萧彻点头,刚要说话,忽听得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p>

一名小太监冲进来,跪地禀报:“启奏陛下,东库……东库刚刚被人强行打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