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入乡随俗(2 / 2)

“江宁可能已经是穿短袖的季节了,但是,这边还得穿毛衣呢。”

“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等进了腊月,你就知道什么叫白雪漫天了。”

夏风闻言,往手心里哈了一口热气,搓着手道:“那我倒是有幸得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河山了。”

很快,二人便走进了一家小吃部。

里面已经坐满了赶来吃早餐的人。

从穿戴上看,相比于下面的乡镇,县城所在的中心镇,明显富裕不少。

商业也不像下面的乡镇那么凋敝。

“两位,吃点什么?”

见夏风和邵阳推门进屋,老板娘急忙热情的迎了上来,一边把夏风和邵阳让到了一张空桌上,一边擦着桌子。

“十根油条,一碗漂抿蛐……”

说到这,邵阳看向夏风道:“夏……夏哥,你是要豆浆,还是和我一样的?”

夏风皱了下眉头,面露难色的道:“你说什么?漂抿蛐是什么东西?”

旁边的老板娘掩面笑道:“就是加了绿豆粉的面,那边那桌吃的就是。”

夏风伸着脖子看了一眼,点头道:“好,给我也来一碗。”

入乡随俗嘛!

正好尝尝永安县的特色吃食。

时间不大,油条和漂抿蛐上齐,夏风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和老板娘闲聊。

虽然是有一搭没一搭,但夏风也对永安县的中心镇有了些许了解。

比起其他乡镇,中心镇的老百姓,算是相当富裕的,可即使如此,也不如宁远的一个普通乡镇。

“都是青山市下面的外县,差距真有这么大吗?”

夏风边吃,边纳闷的问道。

“咋就不大呢?”

老板娘一边帮邻桌的客人收拾桌子,一边开口道:“我们两个县,都有煤矿,但人家宁远县,那是国营大矿。”

“工人手里都有钱,不像我们这,周边的矿也有不少,但是国营矿业倒闭之后,都是外地人来我们这上工。”

“成年累月的住工地,县城的生意都比前两天,差了四成不止。”

“至于种地,人家那地里肥力大,雨水好,我们这不少地方黄土都露出来了,种粮食都不如人家产得多。”

“从县里老百姓,都没什么钱,跟人家宁远怎么比?”

夏风微微点了下头,私人小煤矿,他前世也曾听说过,不过,只是没想到,对于地方上的经济影响会这么大。

但仔细一想,夏风也就明白了此中的奥妙。

私人小煤矿,一般会在矿上搭一些简易工棚,并且基本不允许矿工私自离开。

但国营矿山就不同了。

看两者差距不大,但实则,却是原本应该流动起来的资金,被强制收缩了,没有了消费,经济是不可能被带动起来的。

而矿山和国营大厂的工人,才是真正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

这批人被下岗之后,煤矿的产出,又与县里的经济完全隔绝,以全县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为代价,却只富了老板一个人。

永安县能富裕起来,才真见了鬼。

而那些矿工赚的钱,也不会消费在永安县,而是在每年年底,都被带回了各自的家乡。

如此一来,永安县就好像一个持续被抽水的水池,经济只能一年不如一年,国家给再多的救济款,都救不活永安县的经济啊!

“老板,谢谢给你钱,谢谢你的早餐,味道不错。”

夏风从兜里掏出来五十块钱,放在了桌子上,便和邵阳一起,转身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