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鸿胪寺翻译官的疏忽,害得暹罗差点痛失国名(2 / 2)

朱元璋面色不悦的说道:“你说了这么多,讲的都是德里苏丹国,与你们阿瑜陀耶有什么关系啊?”

阿瑜陀耶使臣袖里拿出一副航海图,“暹罗是蒙古人与德里苏丹国,还有阿拉伯进行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

大明有句话叫做,近水楼台先得月。

另外蒙古人与真腊的海上交通十分活跃,使者、商人和游客往来不绝。

当时留下了许多记载,其中《真腊风土记》是最重要的一本书。

在这里面有关于,真腊京城吴哥宫中观看烟火的记载。

这种在新年点放烟火爆竹的习惯,与大明是一样的。

据记载为制造火药,真腊还从蒙古人那里,进口了硝石和硫黄。”

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命人将那副《世界舆图》悬挂了出来。

“尊使不妨在地图上指出,阿瑜陀耶所在的位置。”

阿瑜陀耶使臣走到《世界舆图》前,指着上面的中南半岛说道:“这里就是暹罗,根据地理上来看,周边国家和地区可以分为九个。

暹罗的北部有素可泰和兰纳,东部则有澜沧、真腊和占城三国。

暹罗西部与缅甸和榜葛剌接壤,南部毗邻北大年府和满剌加国。”

随着阿瑜陀耶使臣在《世界舆图》上面的标注,朱元璋和朱标终于搞定清楚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原来鸿胪寺负责翻译的官员,由于不熟悉中南半岛诸国的地理位置,因此导致理解出现了问题。

他错误地将暹罗的首都阿瑜陀耶当做了国名,以至于朱元璋一时间没有找到,这个藩属国在地图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