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意外(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 / 2)

“第三,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陈秉文重重地说出这句投资格言,“现在正是所有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恐惧。

我们的‘贪婪’,应该留到别人恐惧的时候!

现在冲进去,是在泡沫顶端买单。

而我们手握现金,保持流动性,就是为了在泡沫破裂后,别人被迫抛售优质资产时,我们能有‘捡便宜’的实力和底气!

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机会,风险低,潜在回报更高!”

接着,他有些痛心的说道:“港府对制造业漠视,这确实是现状。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不能自乱阵脚,不能放弃我们的核心优势去追逐短期的幻影。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利用这段地产狂热的时期,加速壮大我们的主业,构建更深的护城河。”

“收购屈臣氏,是为了掌控渠道,降低终端依赖,将流量掌握在自己手里!”

“借壳上市,是为了搭建资本平台,获得持续融资能力,不再完全依赖银行信贷!”

“研发新品、开拓海外市场,是为了分散风险,寻找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所有这些,都是在强化我们的实业根基,让我们在风暴中站得更稳!”

陈秉文最后总结道:“等到地产泡沫破裂,经济动荡之时,你会发现,那些依赖地产投机、主业空心化的企业会哀鸿遍野。

而像我们这样主业扎实、现金流健康、手握现金的企业,将迎来最好的扩张机会!

我们可以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优质资产、吸引优秀人才、抢占竞争对手流失的市场份额!”

“方总监,”陈秉文看着方文山,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要比的,不是谁在牛市里赚得多,而是谁在熊市里活得久,活得好,并能利用危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做穿越周期的强者,而不是周期顶端的赌徒。”

至于地产……”

他顿了顿,笑着宣布道,“我们未来当然会投资地产,但绝不是现在这种投机性质。

等我们主业足够强大,资本平台搭建稳固后,我们会投资与主业相关的自用物业,比如总部大楼、研发中心、区域配送中心、旗舰门店等。

这不仅能锁定长期经营成本,避免租金上涨的侵蚀,其本身也是优质的固定资产,能极大增强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实力和融资能力。”

陈秉文早就计划好了,到83年地产彻底崩盘时抄底核心地段优质物业,作为公司永久资产,那才是真正的百年基业,成本只需要花费现在的零头。

方文山听着陈秉文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尤其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和“穿越周期的强者”这几句话,如同醍醐灌顶,脸上的疑惑彻底消散。

他彻底明白了陈秉文的格局和远见。

老板看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经济周期的轮回和企业在其中的战略位置。

这种在狂热中保持冷静、在诱惑面前坚守本分、并为未来危机做好充分准备的能力,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陈生,我明白了!”方文山心悦诚服地说,有些惭愧的说道,“是我考虑不周,被短期的利润诱惑所吸引,险些迷失了方向。

你说得对,我们的核心是实业,必须集中所有资源,确保收购屈臣氏和借壳上市这两大战役的胜利。

地产投机风险太高,且与我们的战略方向背道而驰。

保持现金流的充裕和灵活性,才是关键。”

陈秉文点点头,欣慰地笑了:“你能这么快理解并认同,这很好。

作为财务总监,你对风险的敏感是优点,但更要学会在全局和长远战略的框架下评估风险与机会。

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为陈记的长远发展服务。”

“是,陈生!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方文山站起身准备离开。

“好的!你去忙吧。”陈秉文点头,对方文山能够转过弯来感到高兴。

随后两天,获多利收购团队就正式合作细节与陈记达成一致。

紧接着,陈秉文和方文山等陈记高层就见识到获多利在汇丰系公司中的话语权。

和记黄埔在收到陈记的收购意向书后,居然痛快地答应了。

这份由获多利团队精心起草、以陈记食品名义发出的收购意向书,在送达和记黄埔董事局短短三天后,就收到了正面回复。

和记黄埔方面表示,原则上同意出售其持有的子公司屈臣氏股份,并允许获多利收购团队进驻屈臣氏,开展背景调查。

消息传到伟业大厦,连一向沉稳的方文山都感到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