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礼法之争(2 / 2)

老爷子抬手挥了挥。

“这天寒路滑的,脚下仔细些。”

“晓得了!”

朱小宝撑开伞,转身踏入了那片白茫茫的风雪里。

到了谨身殿,朱小宝对郑和道。

“去通知内阁,让他们入宫。”

“是!”

趁这功夫,朱小宝端着茶抿了几口。

没多久,郑和轻手轻脚地进来了。

“太孙殿下,各位大人已经在外头候着了。”

“宣。”

朱小宝应了声。

很快,内阁、六部、六科给事中、都察院、五军都督府的文武官员们,整齐列队走进了谨身殿。

“臣等参见皇孙殿下千岁!”

朱小宝摆手道。

“免礼。”

郑和唱礼,问众官可有政事禀报。

话音刚落,都察院右都御史范敏就出列了。

“太孙殿下,臣有事要奏。”

朱小宝道。

“范大人说吧。”

范敏道。

“臣恳请太孙殿下,务必对沈王就藩之事三思啊!”

这两年,都察院刚经历过大整顿。

打蓝玉那事儿后,不少都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要么被流放,要么掉了脑袋,还有的被贬去了偏远地方。

如今的都察院和六科,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文官。

这群人心里自有一套信念,只要是不合礼法、看不过眼的事,哪怕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也照样敢跳出来弹劾。

范敏是洪武十二年的进士,入仕之初便亲身经历了胡惟庸、李善长案的风波。

彼时朝堂风云诡谲,他不顾仕途风险,直言弹劾二人罪状,这份刚直没能换来嘉许,反倒触了逆鳞,被贬至河南任右参议,一去便是七年。

直到洪武十九年,他才得以调回京师,重新当上右都御史。

“太孙殿下,自古以来,帝王靠礼法赢得尊敬,上天有天道,人间有人伦,帝王手握大权,更得守礼法、少犯错。”

“臣子的本分,就是纠正帝王不合礼法的举动。”

“洪武三年,圣上和百官定下天下礼法,就是为了约束后世子孙的德行,不管是皇帝还是臣子,都得以祖训为准则。”

“圣上早就定下各路藩王的职责,如今太孙殿下要改皇明祖训,这不是越俎代庖吗?不是不尊祖宗吗?”

“况且圣上还健在,太孙殿下就如此独断专行,实在让人寒心!”

“臣恳请太孙殿下端正德行,给百官做个表率!”

范敏话音刚落,好几名给事中立马出列附和。

“各地藩王的奏疏堆得都快满了,他们在封地驻守多年,抵御外敌劳苦功高,这都是祖上传下的规矩!太孙殿下公然违抗祖训,就是不孝!”

“请太孙殿下端正德行,尊崇礼法!”

这些言官一个个义愤填膺,说得唾沫横飞。

当然,他们不是被哪个藩王收买了,纯粹就是觉得朱小宝这几年越来越离谱,如今竟连皇明祖训都不放在眼里了!

更要命的是,如今老皇帝还活着呢,他就敢这般肆意妄为。

这要是等老爷子驾崩了,还有什么能约束得住他?

朱小宝听着这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没急着开口,只是扫视了一圈众人。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这时,李景隆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