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锦翻了个白眼。
“说正经的呢!”
“外邦给咱施压,无非是想让大明给个说法,要是杀了蓝玉,他们就知道君王会妥协,心里能踏实点。”
“文官们呢,是怕外邦断了贸易,把两代人好不容易攒下的经济底子搞垮了,所以才想牺牲蓝玉换安稳。”
“站在他们的角度,好像也有点道理。”
朱小宝故意逗她。
“感情你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牺牲蓝玉最划算?”
“哪能啊!”
徐妙锦赶紧摆手。
“蓝玉可不能有事!”
“既然文官们已经挑事了,这场仗就得打赢,不然等你登基,他们还不得骑到你头上?”
“他们想给你立规矩,你就得先给他们立规矩,明明白白告诉他们,这大明江山,是你的!”
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妾身有三策,相公听听看?”
朱小宝神色一凛。
“你说。”
“第一,赶紧给解缙、铁铉、王恕他们这些心腹文官送信,让他们递奏折,跟那些文官好好辩辩,从礼仪道德上压倒对方!”
“第二,好好算算外邦有多依赖咱的贸易,到底是咱离不了他们,还是他们离不了咱?”
“拉拢一批,收拾一批,打场经济仗,看看谁更扛得住!”
“第三,该狠就得狠!等闹大了,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对文官用不着手软!”
徐妙锦那三条计策,条条都戳在要害上,可真要落实起来,哪一条都不容易。
每一条背后都是明枪暗箭的博弈。
第一条是文臣之间的唇枪舌剑,第二条是国家之间的角力,第三条更是君臣之间的硬碰硬。
但凡输了一场,不光朱小宝脸上挂不住,还得惹来一堆麻烦。
送徐妙锦回东宫后,朱小宝往谨身殿走去,脑子里还在反复琢磨着徐妙锦的主意。
自个儿这小媳妇平时看着安安静静,一门心思相夫教子,真没想到藏着这么深的城府。
论起治国本事,要是让她掺和朝政,未必就比唐朝的上官婉儿差。
徐妙锦说皇城门外那档子事只是个开头,这就让朱小宝更犯愁了。
连文官堵着平倭王动手都算开胃小菜,那后面还得闹成啥样?
要知道蓝玉的爵位可是老爷子亲赐、礼部祭过太庙的,往大了说就是皇权的脸面。
这群文官敢动手,分明是在试探皇权的底线!
搁在讲究礼法的文人眼里,这已经是天塌下来的大事了。
回到谨身殿,朱小宝对郑和道。
“去把何广义叫来。”
“是。”
“等等!”
郑和刚要走,又被朱小宝叫住。
“再把李景隆和梁焕也喊来。”
“遵命。”
还好李景隆早被他安插到文官堆里当眼线,还有礼部左侍郎梁焕。
当年南北科举案,礼部尚书和侍郎差点全栽进去,多亏朱小宝出手才保住李缘和梁焕,这会儿该是梁焕报恩的时候了。
对付这群文官,还得靠懂经义的自己人,引经据典地反驳,武将们可干不了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