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十年寒窗不如朱笔玉批(2 / 2)

“听说这次要偏心北边人,咱南边的怕是要剃光头了。”

话音未落就被人戳了戳胳膊。

“不是说要分南北榜么?”

回答的人把花生壳吐在地上,鞋跟碾出细碎声响。

“等下科?黄花菜都凉透了!”

满屋子目光突然聚向临窗的黄淮,这个浙江来的才子正用指甲刮着杯沿,殿试甲榜第三的朱红榜单仿佛还在眼前晃。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

“考是肯定考的,就在这两天。”

众人刚要欢呼,却见他端起酒盏灌了一大口,酒液顺着嘴角淌进青衫。

“可咱南边人想中?难喽!”

“凭啥呀!”

有人把筷子拍得震天响。

“他们北边能闹,咱们南边儿就不能掀桌子了?”

黄淮望着窗外飘落的槐树叶,突然想起春闱放榜那日的漫天柳絮。

那时他还指着榜单对同县举子笑言“必中”,如今却只能在酒气里嚼碎苦涩。

“诸位且瞧瞧,北边是挡鞑子的铁门栓,这些年刀光剑影里,能静心读书的有几个?当年苏州府可是给陈友谅送过粮草的……”

他没说完的话,淹没在突然炸开的脚步声里,店小二扯着嗓子从楼梯口冲上来。

“诸位爷!宫里发榜啦!三日后开科。”

满室寂静中,黄淮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杯底磕在桌面的脆响,像极了十年寒窗梦碎的声音。

接下来的一周,朝廷没出什么大事。

会试在这周内结束,考卷很快批阅完毕,不过最终录不录取,得由皇帝决定。

礼部尚书李缘抱着拟录取的试卷赶紧进宫。

当时朱元璋和朱小宝正在谨身殿喝茶,郑和小心地说。

“皇爷,李尚书来了。”

朱元璋说。

“宣他进来。”

不一会儿,李缘抱着试卷匆忙走进谨身殿,行礼说。

“微臣参见圣上,参见太孙殿下。”

“免礼,”朱元璋接着问道,“试卷都批完了?”

李缘点了点头。

朱小宝看了郑和一眼,郑和就恭敬地把试卷呈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让朱小宝先把籍贯封条撕开,因为试卷上糊着籍贯、姓名和举保官等信息。

朱小宝知道,爷爷这是想尽量保证科举公平,先看籍贯只是为了把南北考生的试卷分开,然后再分别挑选优秀的。

接着,朱元璋认真的看起试卷。

和朱小宝一样,他也更看重第三场的策论。

很快,他从北方考生的试卷里选了六十六人,又从南方考生的试卷里挑了十五人,这场科举总共只录了八十一人,是历年最少的。

从头到尾,朱元璋和朱小宝都不知道考生的姓名。

朱小宝开口道。

“李大人,录取名单已定,你把试卷上的籍贯重新封好,不能让任何人看到相关信息。”

李缘应道。

“臣遵旨!”

这场科举本就有失公允,自然不能让史馆和文学馆的人抓到把柄。

朱元璋挥了挥手,说道。

“行了,赶紧去张贴皇榜。”

李缘抱着试卷行礼后便匆匆离开了。

接下来,他还有不少事要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