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个心愿,朱允熥在军中每天勤奋训练,渴望早日立下战功。
朱小宝拍着他的肩膀称赞。
“好样的!大哥为你骄傲,之前皇爷爷提到你,也是赞不绝口呢!”
朱允熥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递给朱小宝。
“大哥,这是军中兄弟送的小礼物,不贵重,大哥放在书桌前当个装饰吧。”
朱小宝笑着接过。
“好。”
看他匆忙的样子,朱小宝知道他归心似箭,笑着问。
“明天能回来过中秋吗?”
朱允熥摇头。
“下午就要走,恐怕不行。”
朱小宝点头。
“知道了。”
“大哥,那我便先回去了。”
朱允熥说完,便转身离去。
目送他的背影,朱小宝心里感叹军中生活的辛苦。
正准备去书房看交趾的奏疏,朱元璋便来了。
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还在为朱允炆的事担心。
“老二最近怎么样?”
朱元璋沉声问道。
“他在办丧事,不让人靠近,我也不好打扰,有太监帮忙,应该能处理好。”
朱小宝回答。
朱元璋叹息道。
“雏鹰总要学会飞翔。”
过了一会儿,又问。
“咱要去看看他吗?”
朱小宝劝阻。
“去了只会让他更难过,不如等他自己想开。”
朱元璋长叹一声,声音像暮鼓晨钟般沉重。
见他心情低落,朱小宝提议。
“爷爷,咱们去秦淮河畔逛逛吧?以前的邻居都很想您呢!”
朱元璋点头。
“明天宫里要宴请大臣,今日咱们爷孙先在民间过个团圆节。”
“好!”
朱小宝扶着他的手臂,一起出了门。
走在街上,朱元璋看着整洁的路面,疑惑地问。
“这也太干净了,以前的烟火气呢?”
朱小宝回答。
“孙儿让应天府整顿了集市,摊位都集中到应天大街了,方便管理,也能减少纠纷。”
朱元璋咂舌。
“咱还是喜欢以前街头巷尾都是摊位的样子,那样才热闹。”
朱小宝说道。
“规规矩矩的,才符合京城的样子,而且统一管理能避免恶霸欺负百姓,有些暗处的坏事,咱们根本看不到。”
朱元璋称赞。
“你做事,咱放心。”
说着,他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街角。
只见一群官吏正在拆除一个点心摊,摊前的老两口像风中的落叶,瑟瑟发抖地哀求。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语重心长地说。
“政策推行总会有漏洞,但这不是政策的错,是人性的贪婪。”
“孙儿,你也别太自责。”
朱小宝默默点头,负手走近。
“老爷们,让我们搬走吧……”
老翁颤抖着哀求,满头白发让朱小宝心酸。
一名官吏怒吼。
“法律森严,私摆摊就是死罪!这是皇长孙的命令,你敢违抗?”
说完,抬脚就要踢翻摊位。